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塔头冬瓜”如何走得更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7:56  南方日报

  作为冬瓜种植示范基地,塔头镇新置寨村盼政府加大力度助拓市场

  ○关键词:农民增收

  ○聚焦点:粤东,

  揭阳市揭西县新置寨村

  吴鸿在揭阳市揭西县塔头镇新置寨村出生长大,现在就读于广州一大学。每次回家,他都会笑着告诉父亲,“家里真是坚持一百年不变”。由于农村里交通闭塞,没有互联网,他觉得仿若与世隔绝。

  然而,变化在悄无声息地到来。吴鸿也开始感受到了。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

  新置寨村是一个农村,户籍人口有千余人。该村处于丘陵地带,为了防洪,一间挨一间的民宅建于半山腰上,交通不便利,经济欠发达。

  连绵起伏的丘陵把村庄包围起来,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先后前往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务工。

  年轻劳动力走了,剩下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守住那片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从种稻谷、青菜,继而种植甘蔗等经济作物,后来又引进并种植了冬瓜。

  种植冬瓜后,塔头镇成了冬瓜经济作物种植示范基地,新置寨村的人均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增收还是没法挽留住年轻劳动力。

  一直以来,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弯弯曲曲的泥路一到下雨天,坑坑洼洼。

  这就是吴鸿对以前家乡的印象。

  农民增收受关注

  慢慢地,吴鸿看到了家乡的变化。

  之前,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吴鸿的父亲无须再把几百斤稻谷当做农业税缴交给国家,而且每亩农田每年能得到12元的补贴。

  而去年,他的父母亲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人每年缴交30元,即可享受医疗报销:倘若患病,在村里的医疗站看病,可报销七成;在附近的华侨医院看病,可报销六成;在县城人民医院看病,可报销一半,甚至,前往广州等地的大医院看病,也可报销一部分。

  同时,村里由数名热心人士组成的委员会,奔走相告,寻求资金支持,再由每家每户自由捐款,从而获得一笔修建基础设施的资金。

  半年时间里,村里修起一条一车道的水泥路,连接散落在半山腰、田野里的民宅,还通往村庄附近的小学,新的道路沿途设置了路灯。而在村里的广场前,修建了一个篮球场……

  吴鸿说,医疗和家乡基础设施的改善,才营造了十足的“年味”,关键是要一年过得比一年好。

  现在,吴鸿更关注的是农民的收入情况。

  今年冬瓜丰收,天气严寒,按照以往的市场规律,冬瓜能够卖个好价格。现在,他家里存放了1万多斤冬瓜,而1斤冬瓜的市场价已达到了0.5元。

  今年遇上严寒,冬瓜价格走俏,那么,冬瓜价格遇上低迷时,该怎么办?他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加大力度,辅助农民拓宽冬瓜的销售市场,帮助农民增收。另外,希望交通、水利和技术等方面的改善,能让“塔头冬瓜”走得更远。

  南方日报记者吴少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