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浪子阿涛回家母亲面前长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7:56  南方日报

  

浪子阿涛回家母亲面前长跪
离开数年,阿涛已经当舅舅了。已过而立之年的阿涛至今单身,家里人如今最着急的便是他的亲事。

  ●阿涛外出11年,没与家人联系,父亲数次来广州找他,无功而返,更不知道儿子还进过监狱。直到去年患病去世,都没见上阿涛一面。

  ●阿涛离家后,母亲一直将他睡觉的房间保留原样,等着儿子随时回来。

  ●阿涛回到家,刚跨出车门,“扑通”一声便在母亲面前跪下,怎么拉也不起来。

  ●听说阿涛回乡了,还成了英雄,乡亲们点燃了长长的鞭炮,唱起除夕夜里相聚的欢歌。

  ●阿涛返回家中次日,便有乡亲上门说媒提亲。阿涛说,要找媳妇,希望找一个孝顺母亲的。

  □南方日报记者洪奕宜河南兰考摄影报道

  ?故事回放

  一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黄东涛,9年前南下广州打工,找工不顺,期间结识了社会不良青年,走上歧路,两度抢劫入狱。出外打工11年来,阿涛一直没有与家里人联系,其父亲数次来广州寻找儿子,无功而返,于2008年患病去世,临走前也未能见上儿子一面。阿涛在2009年底出狱后,奋力打工挣钱、洗心革面做人。就在今年1月底,他见义勇为勇追劫匪负伤,被广州市授予见义勇为称号(见南方日报2月12日报道)。

  今年春节,阿涛在广州政法委、民政局、荔湾区等部门的帮助下,踏上了11年未归之路,回河南老家与母亲过了个团圆年。南方日报记者也在春节期间专程赶赴河南兰考阿涛家中,走进这个普通的豫东农民家庭里。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季节里,又多了一抹暖洋洋的春色。

  众乡亲放鞭炮迎他归乡

  火车、四轮车、摩托车,轮子越来越少,路也越来越窄,离家却是越来越近。

  从火车站走出来的时候,眼前的兰考县城几乎让阿涛认不出来。阿涛是2001年来广州,但实际上从1999年就出外了,细数起来已有整整11年没有回过家。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广场、商铺林立的建设路、郁郁葱葱的焦裕禄纪念园、人声鼎沸的乡村集市、道路两边高耸挺拔的杨树……从县城到谷东村的几十里地,阿涛坐在车上,一路睁大了眼睛,似曾相识的景物让他恍若隔世。

  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阔别家乡11个年头的黄东涛回到家中———河南兰考县谷营乡谷东村。63岁的母亲孔梅花早早在通往家里的小巷口等待。阿涛刚跨出车门,“扑嗵”一声便在母亲面前跪下,任凭乡亲们怎么拉也不起来。眼泪霎时哗哗地流。他哭着说:“儿子不孝,让妈妈这些年受苦了!”

  母亲眼含热泪,拉住儿子的肩膀,死死地抱着:“妈知道这些年你一个人在外不容易,回来就好!妈知足了!”

  听闻阿涛回乡的消息,乡亲们也都前来迎接。黑压压的人群,足足有数百人,看到这动情的一幕,大家都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村里的乡亲们点燃了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在村子里炸开,唱响了除夕夜里团圆相聚的欢歌。

  留着房间盼儿归

  床还是那张床,衣柜还是那个衣柜,家中的老房子二十多年了,没变。阿涛离家后,母亲一直将他睡觉的房间保留原样,等着儿子随时回来。

  阿涛将屋里屋外仔仔细细踱了个遍,唯一发现院子地面比里屋高出了半米。这几年里,村里修路,门外的路都抬高了,家里人只好把院子的地面也抬高,以免雨水倒灌。

  母亲孔梅花穿着一套深灰色的呢子衣裳,留着齐耳短发,一副典型的河南农村妇女的打扮。孔大妈并不是个很爱笑的人,但自从阿涛回来后,她常常是笑得合不拢嘴。

  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已经做了40多年的民办教师。阿涛的杳无音信让孔大妈变得郁郁寡欢,而2008年老伴患病离世,让这个原本就缺劳力的普通农家雪上加霜。女儿们都说,母亲这几年来老了很多,精神压力太大,伤痛太多。

  姐妹们说话的时候,阿涛独自一个人走到隔壁房间,找出母亲以前在学校里教书的照片,默默地指给记者看。岁月无情,像一首无声的歌,悄无声息地在胶片上留下淡黄的印迹。

  思念是份折磨人的活儿。一个人闷得慌的时候,孔大妈就在院子的一角种上菠菜和香菜。看着绿油油的青菜苗儿,孔大妈郁闷的眉头才会稍稍舒展开来。

  回家次日即有人上门说媒

  阿涛在家中排行老二,一个姐姐和三个妹妹都已成家,小孩最大的也已经七岁。对这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单身青年阿涛,母亲和姐妹们都很着急。

  阿涛的返家让谷东村的这个春节变得格外热闹。南方日报记者在阿涛家中采访时,每天都陆续有亲朋好友来串门拜年。就在阿涛回家第二天,还有人上门说媒提亲。

  阿涛的本村堂叔替侄子发愁:已经三十好几的人了,得马上娶媳妇成个家才像样。老人家一夜没睡好,天不亮就起床找到与自己相熟的刘老汉,看他那里有没有合适的女孩可以介绍给阿涛。一听说有合适对象,在征求女方意见后,马上上门来撮合。

  孔大妈这个春节也没有歇停下来,她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阿涛赶紧取个媳妇过门。在这件事上,阿涛顺着母亲的意思,他说,要找媳妇,他要找一个孝顺母亲的。

  “儿子不会忘了咱家”

  阿涛回家后,一直抢着帮母亲干活:母亲打扫屋子,他端水;母亲下厨房做菜,他打下手;母亲在屋子坐着,他也要搬张凳子一起唠唠嗑……虽然有些活都是女人们干的事,但阿涛一点也不介意。他说,这几年亏欠母亲的太多了,回来后能帮忙干多少就是多少,能多陪母亲就多陪一会。

  对儿子走弯路的经历,母亲并没有太过介意。“他是我的娃儿,我知道他的本性,他从小就不是野孩子,从没有和别人打过架。我和他爸对他教育很严。”

  在姐妹们的眼里,阿涛和爸爸不仅长得像,性格也很像:要强,而且常常把心事憋在心里,不往外说。

  每一次到外头找儿子回来,阿涛的父亲从不抱怨啥,把一切闷在肚子里,不吭声,到最后他患病快去世的一个晚上,他把老伴叫到跟前说,千万别对咱的孩儿失望,他不是个坏孩儿,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给困着了,他不会忘了咱这个家,不会忘了爹娘……

  刚回到家的那几天,河南的天气都很冷,竟让阿涛怀念起广东的好气候来。阿涛说,他在广州9年,一直游离在这座城市的边缘,如今离开了,最想念广州的好,还有这座城市的天气。

  数天阴冷之后,天气终于放晴。暖洋洋的太阳照在兰考的原野上,融化了积雪,地面上那一汪汪雪水或深或浅,漾人心窝。远处,白茫茫的大地上,高大的泡桐和杨树顶霜傲雪,昂扬地挺立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