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震后怎样生活下去才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8:26  红网-潇湘晨报

  本报记者薛小林北川报道

  大年三十晚,记者坐摩托车去擂鼓镇5公里外的卓卓羌寨。

  卓卓羌寨的行政全名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村5组,地名凉风垭,离北川老县城只有3公里,于去年3月建成,是地震后北川重建的第二个羌寨,官员经常带上级官员来这里视察。

  地震后,这里开发了旅游,原本到过年的时候打算在羌寨前的大坪搞羌族歌舞,旅游团来这里参观,可是由于道路尚未完工而取消。

  据住处的老板,北川和谐旅游公司总经理黄强介绍,卓卓羌寨还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卓卓羌寨外墙的装修,大约要占建房一半的费用,全由政府支付,另外还在多项费用上得到政府的支持。

  晚上11点多,在旅馆旁边一户人家,乔玉文一个人在家里等着迎接新年的到来。乔家在几个月前就搬进了新房。乔玉文地震前在给绵阳市的一个私人老板开车,地震当天转了几趟车到家,找到从北川县城逃出来的弟弟,弟弟在一座楼房塌平后,跑到塌平的楼房上面,躲过一劫。乔玉文说,现在大多数人已从地震的阴影中复苏过来,“可是对于未来的生活,每个人都不知道,地震后,怎样生活下去,才是关键。”

  大年初一下午,去2公里外的曲山镇任家坪村,记者遇见在街上卖地震光碟和图册的王丽如。在摊位前,一位从外地回乡的女孩打开地震画册,翻了一下说不想看了,也不想买,怕勾起痛苦的记忆。女孩走后,记者买了一张碟,15元钱,晚上回去看,光碟中有些是当地人拍摄的内容,地震过去两年多,仍感悲悯和震撼。

  王丽如一家不知道算不算幸运的一家。地震当天,王的丈夫魏永忠“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房子被埋了,人却没事,王在地里干活,也没事。他们的儿子魏昌亮当时因刚好走到北川中学的操场而幸免于难。现在,魏昌亮在暂设在绵阳的北川县职中读书,两三个月回一次家,每次回来都会到学校遗址上看一次,烧香祭奠同学。

  王丽如说,如今她老公给当地修房子的人家做建筑工,自己则在街上卖地震光碟书籍,每本光碟只有三五元的利润,昨天算是人较多的时候,赚了几十元。他们的新房子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如今已修成毛坯房,今年地震两周年时就可入住。由于没钱装修,他们打算直接住进去。

  擂鼓镇和任家坪的街上,有年前志愿者来挂的灯笼,志愿者们还给灾区的小孩发红包,每人有数百元。不少灾民对记者说,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建房的问题,希望早日住进新房。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