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驾校市场管理漏洞亟待修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8:48  法制日报

  □法眼看社会

  

驾校市场管理漏洞亟待修补

  (资料图片)

  法制日报记者 刘建

  上海一位风华正茂的白领在学习驾驶时,还没摸上方向盘,就在教练车上发生了车祸,不幸命丧黄泉。在处理该案过程中,竟然曝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秘密,肇事的教练是个没有教练资质的“伪教练”。

  记者采访发现,现如今,学车的人数大幅提升,上海驾校市场十分红火。然而,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混乱的现状却不容回避。不少驾校只顾经济利益,经营层层转包,“伪教练”也赤膊上阵,教学事故屡见不鲜。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对驾校加强管理却收效甚微。业内人士认为,是多头管理造成了目前驾校市场混乱、难以管理的局面。

  近日,上海松江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无证教练从事驾驶员培训而酿出人命惨剧的案件。

  去年6月,在一家中国500强公司工作的上海白领陈先生向上海一所驾校支付了4000元培训费。第二天,一辆红色教练车接他去训练场学车。当车行驶到一路口时,司机超速行驶,没有留意同方向在外道行驶的一货车变道小转,眼看要撞上货车了,就下意识地急打方向盘并刹车,但为时已晚,教练车右车头猛烈撞到了货车的尾部,坐在副驾驶座上的陈先生头部受重伤被急送医院抢救和治疗。由于伤势过重,陈先生在7天后去世。

  由于肇事的货车没有保险,司机也不见踪影,陈先生的父母只能找驾校理赔,于是起诉驾校,要求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60余万元。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被告驾校道出了其中的隐情。原来事发时,肇事的教练并没有教练资质,也并非驾校的承包人,而是原来的承包人私自将学员分包给他的。

  法院经审理认为,陈先生与驾校之间存有服务合同关系。在驾驶员教育培训合同关系中,驾校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培训规程,保障培训过程中学员的人身安全。驾校在履行与原告的合同过程中,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超速行使,存有违法行为,故驾校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没有保障学员陈先生的人身安全,故应对该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为此,法院判决驾校赔偿原告医疗费、死亡赔偿金及精神损害赔偿等53万余元。

  培训不规范驾校乱象丛生

  记者从上海市交管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在册的驾校有150余家,但市场上,个人以驾校名义大肆招生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般买下两三辆二手车、租一间办公室、租借一块场地就能招生。这些“皮包驾校”由于实力有限,教与学等培训内容根本无法保障。

  上海市民周小姐去年2月到一家名为“旺昀驾校”处报名学车,报名时双方未签协议,驾校只开了收据,当时老板说如果需要发票可用收据调换,还承诺其两个月肯定可以学好并拿到驾照。但两个月过后,连交通法规都未举行考试,周小姐3次与老板协商,老板一直说下周。周小姐与其他学员交流时发现,该驾校不太正规,如果需要提前考试,还要交所谓的“提前考试费”。

  据了解,《驾驶员培训规范》中明确规定了驾校的教练不得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牟取其他利益等,但实际上,教练吃、拿、卡、要的事常有发生。学员就是会因几包好烟、几顿便饭而享受到多练几次车、获得教练更多点拨的机会。

  有关机构曾随机调查了1199名上海市民,结果显示,9年内参加过驾校培训的市民中,有47.2%的人以不同方式向教练送过礼,折合成现金计算,平均高达502元。72.4%的送礼学员的目的就是为了“拉近和师傅的关系”、“获得更多练习机会”和顺利通过考试。

  不少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告诉记者,教练很少主动向学员要红包,都是“暗示几句”。学员杨女士称,在考试前教练曾在饭桌上提醒过她,可以交点钱,去疏通一下考官,能保证考试成功率。而考官主要是驾校的工作人员。

   多头管理出现监管空白

  记者了解到,由于近年来私家车逐年增加,学习驾驶的人数急剧上升,上海一所驾校平均每年要培训上千人,由此导致驾校超负荷运营。一些驾校师资匮乏,教学设施陈旧,日常管理松懈,教练员业务素质较低,培训标准难以执行,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早在2006年,上海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就公布了《驾驶员培训规范》,但3年过去了,这个规定并没有成为规范驾校的“紧箍咒”,驾校乱象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驾校乱象迟迟不能解决与体制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驾校大致分为三类:国有企业、股份制和私人办校。国有驾校虽正规,但由于制度比较僵化,缺乏灵活性,市场的存活率并不很高。而股份制驾校的管理制度等都相对比较灵活。问题主要集中在私人驾校。大众驾校负责人魏新证告诉记者,目前上海的大多数驾校都是私营性质,并非自主经营,而是通过层层转包,将教练车承包出去,驾校只收取管理费,其他一概不管,这由此带来诸多问题。

  而多头管理也是造成驾培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记者调查后发现,目前上海与驾校管理相关的部门就有三个,分别为车管所、交管局、驾驶培训协会。分别管理驾校审批,驾屑试等环节。这些管理机构有的管前,有的管后,中间环节则有些模糊,监管成了空白。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吴弘认为,驾培行业存在管理不严密、不科学的问题。管理不严密,使非正规驾校钻了空子;管理不科学表现在,有合法的培训点,却不一定有合格的培训师。

  针对驾校管理问题漏洞,上海驾校门户网站众悦网负责人夏先生提出建议:一是实施“教考分离”改革,消除科目考试舞弊现象;二是制定《非法收取“考试保险费”处分办法》,破除“送红包,请吃饭”等“潜规则”;三是制定行业自律规定。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