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试官“借”了手机就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9:13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张家琳 本报通讯员黄奕

  “在咖啡馆,主管面试的李先生一面夸我优秀,称公司很满意;一面说自己手机没电,要借我的用一下。可一会儿,竟连人带机全没了踪影。”昨天,市民徐小姐向本报新闻热线63523600诉说遭遇应聘骗局,在要求严厉打击诈骗分子的同时,提醒广大求职者,尤其是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的朋友要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据徐小姐陈述,昨天上午,她突然接到一名自称某食品进出口公司人事主管李先生的电话,说公司正在招收文员,看了徐小姐的网上求职信息后觉得很满意,约她下午到某咖啡馆面试。在咖啡馆里,李先生当场表示面试通过。随后又以公司是食品经营企业,员工须有健康证明为由,带徐小姐去了附近一家医院体检。

  在医院门诊处候检时,李先生频频使用手机交谈,并告诉徐小姐,电话另端的公司老总对她也非常满意,最好下周就能上班,徐小姐听后十分高兴。“喂、喂!”李先生高叫了几声,忽然转身对徐小姐说:自己手机没电了,无法联系老总,希望借她的手机用一下。求职心切的徐小姐赶忙将手机递给他。李先生边打边若无其事地向走廊尽头走去。10分钟过去了,李先生没有再回来。徐小姐急忙寻找,发现走廊尽头还有一个出口,但空空荡荡无一人影。自己和李先生的手机再无法打通,联系该公司得知:公司根本没有招聘,更没有李先生这个人。

  记者就此联系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据介绍,春节过后,随着用工求职高峰来临,各类招聘诈骗案件容易多发。特别是网络招聘,近期比较突出的案例多有如下表现:不法分子或自制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高薪诱使求职者“上钩”,再以需交付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等为名实施诈骗;或通过网上搜寻求职者信息,随后假冒招聘单位与之联系,并以面试为名约其在快餐店、咖啡馆、茶坊甚至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见面,再以各种借口向求职者“借”得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伺机溜走。

  警方提醒广大求职者,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求职应聘,可到区(县)、街道的劳动服务部门咨询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招聘情况,或进入信誉度高的专业人才网站应聘;不要轻易跟不明身份的人前往酒店、宾馆、商务楼等处面试,不要轻易交付押金、保证金等,更不要向指定账号汇款。一旦发现对方故意不兑现承诺、多次推诿等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当地工商、公安等部门反映。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