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家,熟悉又陌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0:15  郑州晚报

  目的地:平顶山北渡镇双楼村

  一条路延伸四公里,农村城市成了零距离

  由于在外工作的缘故,我每年春节才能回家一次,而每次都能看到家乡在变化,最近两年,这种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今年春节前,我再次踏上了回乡旅程。由于火车抵达时间较晚,以为还会像以前一样,公交车通不到村里,出租车又不愿意往郊区跑,想当天到家不太可能。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我喜出望外。晚报记者 孙庆辉

  我家在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双楼村,可谓是“穷乡僻壤”的最好注解——北渡镇,人称平顶山的“市尾”;双楼村,又是北渡镇的“镇尾”;那里地处平顶山市最南端,叶县和湛河的交界处,交通十分不便。记得2004年春节我回家时也是遭遇雪后天气,市区通往村里的道路,成了名符其实的“水泥路”,路中间的大坑能躺进去一头牛。朋友的轿车像一叶小舟般在泥水里“漂”了几公里后终于还是熄火了,眼看就要到家了,无奈只好叫来乡邻帮忙推车,折腾了半夜,回到家时已是人车两身泥。

  经历了那次的尴尬,我再也不敢请朋友送我回家了,那样的路,实在对不起朋友的车。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火车到站了。我拎着大包、拉着皮箱向车站外走,看着一辆辆出租车,却提不起勇气上前询问。“先生,去什么地方?”走到火车站广场东边,一名出租车司机探出头向我打招呼,我小声回了句“双楼村”,司机听后立即说:“要车吗?我送你。”“多少钱?”怕挨宰,我不得不小心地询问,“的哥”很痛快地回答:“市区都是打表计费。”

  双楼什么时候算市区了?虽然迷惑,但不管怎样,今晚我至少能赶到家了,于是二话不说坐上了出租车。在回家的路上,我惊讶地发现,从市区延伸出来的开源路,一直通到了梁李村,下了开源路也到处都是村村通工程的水泥路,10多分钟,我就坐着出租车从平顶山火车站到了家门口。

  进了村,汽车喇叭一响,左邻右舍都热情地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从邻居口中我才得知出租车司机为什么那么爽快了:原来37路公交车已经通到我们村里,一块钱就能从火车站坐到家。

  从刚回家时的路,到春节期间我在亲戚家的走动,时时刻刻都让我不得不感叹家乡的巨变,这不,变得我连亲戚家都找不到了呢。

  二姨所住的程庄正进行城中村改造,原来的老房子拆除了,找不到门儿的我只好给表妹打电话,原来二姨家买了桃花源小区的一套120平方米的住房。表妹还说,等城中村改造完后,他们家还能分到430平方米的楼房,就为这,二姨家在春节时放了1000多元的烟花爆竹。但表妹说,这种情况在村里就是“小儿科”,村民们家家放的都不少,如今村民们都成了市民,住进了小区,家家都有几套房,能不高兴吗?三姑家所在的大营村从去年起也开始了城中村改造,三姑说,自己的平房拆迁后,也可以按照比例分进社区的楼房居住了。

  变化还不仅如此——据村民们说,村口那条沙河,也已经被规划成了沙河生态公园,年前有关部门就已经栽下了水泥桩,用不了多久,村民们也能像城市里的人一样在家门口逛公园了。

  开源路通到了梁李村后,距我的家双楼村就不到一公里了。这条无形的发展之路,不但让游子回家的路变得一年比一年宽敞平坦,更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