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们一有空就接你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0:15  郑州晚报

  

“我们一有空就接你回家”
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张海亮一家给小佳豪准备了精美的新年礼物。
“我们一有空就接你回家”
袁芳一家带着孩子开车外出游玩。
“我们一有空就接你回家”
过新年了,张海亮夫妇给小佳豪换上了新衣服。

  本报发起的“带孤儿回家过年”活动温馨感人

  13名孤残儿童第一次在“家”过年,临别时一家人恋恋不舍

  为了领孤残儿童回家过年,13个爱心家庭几乎都是全家齐动员,不少家庭还给孩子们带来了新衣服、新玩具……腊月二十八,本报“领孤儿回家过年”活动正式启动,13名孤残儿童被热心市民领回家过年。

  记者从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了解到,截止到昨天,已有12名孤残儿童被爱心家庭送回了福利院,还有一个孩子仍留在市民家中过年。“孩子们都是穿着新衣服,带着好多玩具,高高兴兴地回来的。这个春节,对他们来说应该是终身难忘的。”儿童福利院收养科科长赵静说。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柴琳琳/文晚报记者 马健/图

  “我去了好多地方,都是我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可有意思了”

  串亲戚、去商场购物、去公园游乐场游玩、去开封赶庙会……被接回家过年的孩子们,着实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春节。

  昨天下午3时许,管城区十八里河镇南小李庄第四村民组的村民张海亮一家,将郑佳豪送回了福利院。

  “这个年怎么过的?开心不?”面对记者的提问,小佳豪十分高兴地说:“我去了好多地方呢,去了森林公园,去了开封赶庙会,昨天还去了人民公园看灯展……都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可有意思了。”

  “我们想让他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带他去了很多地方,孩子换了个环境,也很开心。”张海亮说。

  “这个春节,我在我们家的地位降了不少,小佳豪特别听话和懂事,给家里带来了很多欢乐。”张海亮的儿子张理解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小佳豪成了他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因为佳豪手脚不太方便,妈妈经常喂他吃饭,有啥好吃的,总是最先让佳豪吃,而且去超市也是给佳豪买的礼物最多。”

  “叔叔,阿姨,我会想你们的。”临分别时,小佳豪哭成了小泪人。同时,张海亮和妻子的眼睛也湿润了。

  “佳豪,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双休日了,我们一有空就会接你回家,我们全家再出去玩。”张理解说。

  “浩浩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经过这个春节,我发现孩子爱笑了”

  小小的脸庞,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眼前的浩浩看起来乖巧可爱。

  “浩浩是个有点内向的孩子,以前不爱笑,但是,经过这个春节,我发现孩子有变化了,变得爱笑了。”昨日,儿童福利院的保育员告诉记者她的新发现。

  热心市民袁芳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这个春节,将13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浩浩带回了家中。

  “浩浩只有两岁。刚来到我们家时,可能是感觉陌生的缘故,头一天,他还是很害怕的样子,但是到了第二天,孩子的天性就慢慢表现出来了,能吃能玩能睡的,和我的儿子也玩得很好。”袁芳说,这个春节,他们全家带着浩浩去了亲戚家,还去了公园游乐园,“感觉他变得开朗了很多,会咯咯地笑了,特别开心的样子。”

  原本的协议是正月初五就将浩浩送回福利院,可是由于家人实在不舍得,一拖再拖,直到初七,袁芳要上班了,才把浩浩送走。

  “我儿子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说啥时候能把浩浩再接回家,我告诉他说,可以随时去福利院看浩浩。”袁芳说。

  “好好学习,有空了奶奶还会接你回家”

  还记得本报推出的第10号孤残儿童王飞吗?在接受采访时,他一直说“我不想过节,我想有个‘家’”的话语,感动了无数市民。这个春节,王飞终于实现了愿望,被领回了“家”。

  作为年龄最大的“爱心家长”,86岁的王云青老人和孙女翟女士一家人,把最想回“家”的小王飞领回了家。

  “王飞在我们家住了一个星期,感觉他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每天吃完饭,总是抢着帮我们扫地。”翟女士不停地表扬小王飞。

  “让孩子多接触家庭生活,可以让他们忘记孤单。”王云青说,她本人特别喜欢孩子,不光将自己的4个孩子养大,还一手带大了4个孙子和一个重孙女。“有了孩子,家里才显得热闹。小王飞就是我们家的新成员,我对他比对自己的孩子还疼爱。”

  临分别时,王云青老人还特别出了趟门,给王飞买了他最喜欢吃的糖果,还买了书包、书本等各种文具。“好好学习,有空了奶奶还会接你回家。”她一再叮嘱王飞。

  “孩子们回来时,都是穿着新衣服,带回来好多玩具和食品,非常开心”

  “今天,我们算了一下,共有12名孩子被送回了家,还有一个孩子仍留在爱心市民家中过年。”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科科长赵静说,由晚报推荐的这13个家庭非常有爱心,孩子们回来时,都是穿着一身新衣服,带回来好多玩具和好吃的各种食品,非常开心。而且,不少爱心家庭还表示要和孩子们结成长期的“亲戚”关系,周末或逢年过节时,就会把孩子接回家里。

  “到市民家中过年,对我们郑州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还是头一回。活动举行得很成功,孩子和市民感觉都挺亲的,真的像是一家人了。”院长李燕告诉记者,目前福利院里有近400名孩子,其中95%以上有残疾,尽管政府对福利院的投入和设施建设越来越好,孩子们在这里生活得也很好,但福利院这个“大家庭”毕竟“父母”缺位,无法给予孤残儿童更多的家庭温暖。而孤残儿童进家庭的方式,不仅能让孩子们得到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生活照顾,还能让他们享受到福利院所无法给予的“父母”亲情。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开始关注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特别是通过晚报组织的活动,13名孤残儿童被分别带走,第一次到‘爱心父母’家中过年。我多希望不仅是过年,平时,这些孩子也能够享受家庭的温馨。”李燕表示。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