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吴晓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是一大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0:1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冯雅)吴晓波新年出版了新作《吴敬琏传》。这位因写作《大败局》、《激荡30年》、《跌荡100年》而闻名的财经作家,为什么写起了传记,而且选择的是吴敬琏?在与中央台记者的对话中,吴晓波回答说:“由吴敬链的思想演进,可以勾勒出中国经济变革理念的大致曲线。”在《吴敬琏传》里,吴晓波对改革开放30年有着怎样的总结和解读?

  

对话吴晓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败是一大遗憾

  《吴敬琏传》一书(资料配图)

  冯雅:在《吴敬琏传》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的改革会好吗?>这个篇章,在这一篇章里面,吴敬琏说,他对中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又常常有危机感,我觉得吴教授的这番言论可能也说出了很多人心里的担忧,我想知道这是不是也是您自己想表达的一种观点呢?

  吴晓波:对,他讲的就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面临到的一个最大的困境。中国的改革派现在基本上受到他说的几方面的干扰,一方面有对原来的计划经济还保持一些幻想的人的干扰,另外想保持现状的一些权贵资本主义的干扰,甚至还有一些来自于民间的民粹主义的干扰,以及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叵测性、贫富差距拉大等等的现状。在这本书的下半部分,他(吴敬琏)对这样的现状提出了很多警告,同时也对法制化的市场经济前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所以我觉得他的这些声音在当前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冯雅:《吴敬琏传》和您的《激荡30年》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关注的角度和人物也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背景——改革,如果让您评价改革的得失,您会说些什么呢?

  吴晓波:应该说1978年以来中国的这一轮改革,是过去30多年里,全球范围内最成功的一个经济改革。中国由一个短缺的计划经济国家变成了现在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我们在经济改革上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是值得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改革是进行到半途的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我们在社会体制(包括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远远没有破题,所以对中国经济改革来讲,是任重而道远。

  冯雅:您刚才说到这个改革是进行到半途,还没有最终的完成,我记得以前我们说改革的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后来到这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到了河中央,接下来我们该往哪里去呢?您认为?

  吴晓波:其实中国经济早期叫“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的改革确实没有什么难处。1978年中国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联模式被证明是失败了的,东欧的一些改革也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又不可能直接学习欧美,包括像日本这样的一些模式,所以中国一开始就是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吴晓波:其实中国经济早期叫“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的改革确实没有什么难处。1978年中国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联模式被证明是失败了的,东欧的一些改革也不太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又不可能直接学习欧美,包括像日本这样的一些模式,所以中国一开始就是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

  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个改革到了20年左右的时候(1998年左右),吴敬琏等人就提出了中国改革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中国经济体越来越大,我们的体制改革因为缺乏蓝图,所以改革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增加。

  2004年以后,我们渐渐看到,经济体制以外的各种改革措施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经济改革的本身,这些情况其实也造成了我们现在很多人的困扰,我写《吴敬琏传》这本书,也是想对30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脉络做一个梳理,发现过去这些年,我们做对了些什么事情,哪些事情没有做、甚至是做错了?我们面向未来该继续往哪儿走?

  冯雅:您刚才谈到,哪些事情是我们还没有做的,或者是没有做对的,我也看到在《吴敬琏传》里,您说吴敬琏和厉以宁这两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尽管在很多方面有不小分歧,不过在有一点上是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改革开放30年中,最大的遗憾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失败,关于改革最大的遗憾,我想您肯定也有自己的思考?

  吴晓波:他们(吴敬琏和厉以宁)讲这两句话是2008年中国改革化30年的时候。他们回顾过去30年,谈论中国改革最成功的地方,他们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厉以宁认为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比较成功,股份制改革比较成功;吴敬琏认为是整体配套改革比较成功等。

  但是他们说到不成功的部分(最遗憾的部分),他们都提到了社会保障制度。其实也是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里,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不断在增加,每年GDP增长。但是这个蛋糕越来越大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贫富差距在拉大,普通工人、农民的收入增长跟不上国民财富增长的速度,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其实意味着整个国民财富要在公平、公开和透明的方式下进行重新的分配。

  中国现在每年有几千万的农民进城,要变农民工为新城市人口等,这些人的社会保障该怎么办?中国还有很多的老下岗工人,失去了在新的商业社会中继续获取利益的机会,这些人的社会保障制度怎么办?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我们的欠帐会越来越大。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