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吴晓波:足够坚持和独特见解铸就的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1:00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冯雅)吴晓波新年出版了新作《吴敬琏传》。这位因写作《大败局》、《激荡30年》、《跌荡100年》而闻名的财经作家,用自己的笔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怎样从一个财经记者蜕变成一个成功的财经作家的?

  

对话吴晓波:足够坚持和独特见解铸就的成功

  《吴敬琏传》作者吴晓波(资料配图)

  冯雅:有媒体把您评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用您的笔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但是您也是从一个普通的财经记者起步的,从您做一名财经记者开始到现在成为一个财经作家,甚至您现在还从事自己的出版事业,您觉得整个过程当中,您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吴晓波: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通讯社做记者,然后就当了财经记者。从那天到今天,其实我是一个很缓慢的成功者,20年间,很多公司都已经上市很多遍了,但我也就是作为一个财经作者,刚刚被人们所认可。所以我想“成功”这两个字在我身上是不太用得到的。我无非就是在20年间只干了一件事情。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商业进步,同时用自己的笔,尽我的能力把它记录下来。20年跟我同时进入到这个行业的那些年轻人,有些人已经成为领导,或者总编,有些人已经成为企业家,有些人已经不干这个行业等等。当所有的“战友”开始凋零的时候,活下来的那个人就是幸存者。

  冯雅:我们都知道您在毕业前夕有一句话,可以说是影响了您的成长——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您也是这么做的,然后您自己还说了另外一句话——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后面这句话可能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希望您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两句话的精髓。

  吴晓波:第一句话说“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拥有一份不赖此为生的职业”,这是美国总统艾斯豪威尔讲的。我很认同这句话,因为我觉得知识分子是天然社会的批评者,是一个从细节中发掘社会弊端的人。当你开始批评、评论的时候,必须不会被某些利益集团所绑架、所牵涉,所以他一定是一个需要在财务上独立的人。

  我很早尽量能够让自己实现财务独立,财务独立以后,思想才能慢慢独立,言论才能独立。这是我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

  第二句话是“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这句话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很多人不以此为然,但我认为,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商业社会,作为知识分子,所谓的“清贫”这两个字,是会干扰到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观察的。特别是我作为一个商业世界的观察家,我如果不是一个富有的人,我每天会住在一个30~50平方米的房子,为了生计而奔波,当我面对那些身价十亿、甚至百亿、几百亿的企业家的时候,我的心态会失衡,可能会产生一种仇恨的心理。但是如果是一个相对富足的人,财务上自由,在看待这些企业家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平和。因为你对他无所求,不会对他产生仇恨。

  这些年来我对企业的一些评论,我对很多商业现象的一些观察,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种中正执行,不要让我的情绪干扰到我的判断,同时当需要我发出声音的时候,我也不希望因为某些利益上的问题,因为需不需要讨好某一些企业家,或者我的这些话会不会让自己失去某些利益等等,而干扰到我的判断,干扰到我的声音。我尽量能够做到这样一种比较独立的姿态,我想跟这两句话是有很大的关系,我想在当前中国,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是很难保持平和之心。

  冯雅:但是我想那就肯定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够像您这样拥有一个财务独立的能力,更不是所有的财经记者都能够像您这样,有这样一份能力和远见,您也说过,您在做记者的时候,经常会面对很多的诱惑,我相信现在很多记者跟您当年是一样的,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您会给他们提什么建议?

  吴晓波:我觉得记者或者财经评论这个社会角色一方面是一个能够让你获得尊严,能够让你过上体面生活的一个职业;此外,对于所有有职业理想的人来讲,金钱永远是一个结果(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包括我自己本人也一样),我们通过专业能力是能够获得财富的,是能够保持让我们过上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我认为是这个前提,所以,所有的从业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让自己在这个行业能够做到最好。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