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初一3万人游大汉三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4: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张演钦

  徐闻

  过年了,粤西一带不少朋友都到湛江市徐闻县大汉三墩游玩。昨天,湛江市徐闻县县委书记钟力发来短信,说大汉三墩光是年初一就售出门票3万张!

  徐闻三墩,有着二千年前海上丝路始发港的历史底蕴,又有着小岛、海湾、红树林、龟石、牡蛎花、湿地湖泊等自然资源。 徐闻大汉三墩新农村片区建设于去年7月8日启动,同年12月29日开门迎客,不足半年完成首期工程建设。短短时间能有如此成绩,让人甚觉惊喜。

  年廿八,羊城晚报记者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尚杰应当地邀请,前去寻访大汉三墩历史遗迹。从县城出发,驱车不远,眼前便是高耸的仿汉南大门,上书“大汉三墩”字样。门岗、导游都是汉代服饰。入得去,过状元门,观大石狗,再转入仿汉堤风景区。仿汉大堤两边是湖和海,海里红树林郁郁葱葱。过二桥,前面出现另一座门楼,“徐闻县”三字异常醒目。二千年前的三墩曾辉煌一时,汉武帝在此设置郡治,为海上丝路港口。城墙皆以古旧材料堆砌,做工精致。旁有古墓石棺,参观者众,取“升官发财”的好意头。再游仿汉街风景区,建有四面八方街,有20米长、5米宽的仿汉长亭。

  有“徐闻通”之称的徐闻县文博界人士吴凯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里遍地文物,著名的徐闻万岁瓦当,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据悉,去年7月15日,在大汉三墩建设工地上发现了一批汉代建筑构件如板瓦等,其中有两件瓦当,其一为“万岁”瓦当,头部径大13.5厘米,残长6厘米,厚3厘米,分外轮、外圈,十字界,格中阳饰小篆“万岁”两字。其二为卷云箭镞纹瓦当。这两件瓦当的发现,为探索徐闻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临走,我们远眺“中国第一鸟巢”,它位于三墩中的其中一墩,墩上万年石莲怒放,千亩牡蛎花盛开。据说每当晚霞夕照,便是万鸟归巢,蔚为壮观。“据传,瑞士设计师曾于此蛰居月余,寻求设计北京鸟巢的灵感。”

  听说三墩对外开放的第一天,徐闻五套领导班子全部穿上汉服,为大汉三墩吆喝。

  通过旅游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成效。三墩一带的二桥、仕尾等村群众忙了起来。“村民以土地参股,分享收益。”此外,他们或在汉街租个铺面或在家里、路边搭个小棚,经营烤鸡翅、烤蚝、腌粉、八宝饭等徐闻地方特色小吃,纷纷赚取三墩开业的第一桶金。“元旦时候有的乡亲光烤鸡翅就赚了2000元。门票38元,每卖出一张,村民就有8元收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