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积极开拓海外"新"市场 如何走得更好更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5:5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去年底,中国商务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文件,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贸易总额10%的目标,并将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出口。事实上,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中国汽车出口虽然超过了33万辆,但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6%。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汽车企业将如何保持“老”市场,开拓“新”市场?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重点出口市场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贸易保护措施,直接导致了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大幅下滑。例如俄罗斯就将进口车身关税从10%提高到了30%。中国驻俄使馆商务参赞高锡云先生说:“俄罗斯贸易保护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它还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它的一些保护措施,自己怎么定就怎么办,有时候没有完全按世贸的规则去办,其他人也没法投诉。”

  此外,乌克兰、委内瑞拉、伊朗等国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外汇管制,并对进口汽车实行配额管理。这些都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虽然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的政策,但是改变出口现状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非洲、中东、南美洲是中国汽车的传统出口目的地。在这些地方,价格是许多外国消费者选择中国车的首要原因。一位埃及消费者告诉记者:“人们买中国汽车,是因为其价格与欧洲、美国、日本甚至韩国汽车相比更为便宜。中国汽车更适合埃及普通人的购买力。中国汽车的质量谈不上特别好,但也不算坏。据有些经销商介绍,中国汽车厂家正不断提高汽车的质量,使其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已意识到,仅靠低价显然无法长期维护一个稳定的市场。尤其是作为一个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显然不能仅以订单搏销量,而要靠产品质量赢口碑。中国长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商玉贵先生介绍了长城为提高产品质量所做的努力。

  商玉贵说:“我们在管理上、设计开发上比不上人家具有百年品牌的跨国公司,但我们在硬件上绝不能输,所谓“硬件”就是一流的研发设施、生产设施,尤其引以自豪的是我们的模具中心,自己开发模具,模具有“汽车之母”之称。我们有碰撞中心、试验中心,我们模拟各种条件、各种道路、各种环境下的试验,这样就为出口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有了好车,还需要好的售后服务。遗憾的是,在一些地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售后服务差是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出现这种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是一些汽车企业在出口时采取了获取订单后,就把后期的配件供应、维修等服务委托给了当地经销商。这样,经销商的能力、实力、意愿,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品牌的售后服务水平。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国汽车厂商的重视,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兵先生认为,宇通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的关键也在于不仅盯着订单。

  王文兵表示:“售后和配件网络的布局和市场拓展要同步推进,不存在先后。如果要只考虑订单,只考虑把产品卖出去,对配件和服务的安排是滞后的。”

  实际上,除了零配件供应之外,许多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也已开始了“软”服务的提供,如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等多语种使用手册的提供,等等。

  在积极维护“老”市场的同时,中国车企也在尝试开拓欧盟和美国这样的“新”市场。这个过程是很谨慎的,因为欧美作为全球汽车最为成熟的市场,在技术上的准入门槛相应地也更高。

  近年来,陆续有多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获得了欧盟的整车型认证。去年9月,长城汽车更是有四款车一举获得了欧盟认证。这样,长城就获得在欧盟27个国家以及所有认可欧盟标准国家的自由销售权。长城汽车国际销售部市场总监王士辉先生介绍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长城从2006年就开始准备了。

  王士辉称:“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要保证每一款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要符合欧盟的法规,所以,生产一致性是非常复杂和严格的管理控制问题,这个才是真正检验一个工厂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对生产环节的控制或者说一个管理水平的标准。我们所有的供应商都要达到这个数值,那么整车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在美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还非常少见。美国汽车网站“国家汽车评论”的记者约翰·马塔斯说,中国车要进入美国市场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马塔斯说:“这些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看起来很养眼,车身也显得细致柔和。但是我想中国车需要证明自己的可靠性和高质量,这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个未知数。中国车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纪录,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赢得(美国消费者)的尊重。”

  除了提升质量、获得相关认证以及达到尾气排放标准之外,主打环保牌的新能源汽车或许能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敲门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对此表示得很自信。

  王传福指出:“对北美市场我们信心很大。我们预计用两年时间做经销商网络的建立和产品的确认,预计在2011年开始销售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新能源汽车这个优势。像比亚迪上市的F3DM这个车是全球首款新能源车实现量产,这也是中国力量第一次在汽车领域扮演领跑者的角色。我们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同时还有成本的优势,这两个优势结合在一起的话,我相信我们在北美可以获得很大的市场份额。”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国际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恢复,但消费者对车辆质量和性能的要求并未因此降低,因此中国车要想在海外市场走得更好、更远,仍须从产品质量、技术可靠性、完善的网络及优异的服务上下功夫。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