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仃送毕加索齐白石画册 油画大师遇中国知音(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16:15  国际在线

  

张仃送毕加索齐白石画册油画大师遇中国知音(图)

  张仃与毕加索合影(摄于1956年)

  曾参与国徽设计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走了

  他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国徽使他成为开国首席艺术设计师;他是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中国知音。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因肾功能衰竭医治无效,于昨日上午10:00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偶像毕加索 赠他和平鸽

  昨日记者致电张仃的夫人灰娃,她称,张仃去世时很平静,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将不开追悼会。清华大学在开学后将办一场简朴的追思会。

  张仃被称为毕加索的中国知音,与毕加索有着不解之缘,灰娃告诉记者,1956年,张仃担任法国国际博览会中国馆总设计师,被邀参加了我国派往法国的文化团。从小就崇拜毕加索挥洒不羁画风的张仃,也借此机会提议去法国南部会见一下自己的偶像。

  那次会面让张仃可以近距离和自己的偶像交流。灰娃回忆道,限于当时法语翻译水平,两人的谈话并不多,但彼此却能准确感受到对方想表达的意思。“毕加索很活泼,他的墙上挂了许多西班牙面具。他们谈到兴奋时就戴上古怪的面具吓唬对方,那是一种默契和快乐。”离开时,张仃送给毕加索一个齐白石的画册,毕加索回送给张仃一本他自己的画册,并在画册上用汉字写下“张仃”两个字,赠画了一个和平鸽表达两人的友情。

  开国首席艺术设计师

  作为开国时最知名的书画艺术家之一,张仃也承担了设计新中国形象的重任。1950年6月15日,当张仃把红色齿轮、金色嘉禾、五角星和天安门组成的国徽设计方案提交时解释道,“天安门代表中国地理特征,即便画成风景画亦无妨。”很快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了政协全国委员会的认可。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庆典上,张仃和他的设计人员一起将新中国第一枚木质国徽的放大制作,挂上了天安门。张仃也成为开国首席艺术设计师。

  在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时,张仃还曾破天荒将“泥人张”“面人汤”、印染、壁画等民间高手请到学院传授技艺。

  张仃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

  诗人艾青曾经说,张仃到哪里,摩登就到哪里,但这里的“摩登”与珠光宝气无关。1938年,21岁的张仃到延安,毛泽东安排他在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为了作家们能有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交流,张仃将当地的窑洞就地改造,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作家俱乐部。

  张仃还把当地老百姓用的灰毡子、筛面用的箩、土布等土材料都运用到设计中,并带领木匠亲手制作。当作家们踏进装饰一新的俱乐部时都感到惊讶,他们好像来到一所西方的建筑里:土布做的布艺沙发;羊毛毡和木头框做成的屏风;筛面用的箩做的壁灯;后面的墙上挂着一盏油灯;进门处还有一个小小的吧台……俱乐部不仅吸引了延安的文艺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也成为这里的常客。 (记者 张世豪)

  张仃其人

  张仃,1917年出生,辽宁黑山人。1932年就读于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投身“抗日宣传队”,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1933年开始漫画创作。1938年赴延安,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1949年,领导设计制作国徽和新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1980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出版有《张仃水墨山水写生》《张仃焦墨山水》《张仃画集》《张仃漫画》等。

  张仃还主持了首都机场和北京地铁壁画群设计,创作了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哪吒闹海》和《燕山长城图》大型壁画。1978年,张仃任美术总设计,完成了动画片《哪吒闹海》,对中国的动漫及儿童绘画读物影响深远。(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蒋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