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片冰心在玉“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3日08:37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张 玮

  昨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一场焦点大战在女子冰壶赛道上打响,结果中国队通过加局赛,以6比5险胜东道主、世界头号种子加拿大队。一时间,温哥华奥林匹克中心场馆内五星红旗飘扬,无数观众起立欢呼。此时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更多观众正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姑娘的出色表现鼓掌叫好。

  若时间倒退一年,那时全中国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还有 “冰壶”这项运动。直到2009年3月中国女子冰壶队勇夺世锦赛冠军,短时间内,这项起源于16世纪苏格兰的古老运动迅速为国人所知。今年春节,不少人在家守在电视机前所期待的,不仅有熟悉的春晚,还有中国女子冰壶队那四位可爱姑娘的精彩比赛。

  按照规律,一个国家开展冰壶运动至少要10至15年才能出成绩,但中国女队只用了6年时间就登上了世界冠军的位置。这四位姑娘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留给了人们太多的好奇,在赛场上沉着冷静睿智的背后,她们又有多少的场外故事……

  “娶妻当娶王冰玉”

  在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世锦赛冠军之前,中国体育界流传着一句关于嫁郎的口号:“嫁人要嫁刘国正”。当女子冰壶队一战成名后,于是便有了下半句关于娶妻的口号:“娶妻当娶王冰玉”。

  王冰玉是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司职四垒,在比赛中专门负责完成最后致命一击。王冰玉本来取名叫“王玉”,但因为父亲是一位冰球教练,所以给她的名字里加了一个“冰”字,没想这一加,加出了名堂。小王是中国队四名女队员中唯一一个不是运动队出身的队员,按照父母本来的愿望,她原应好好在学校读书,然后完成高中、大学、工作这样一条普通人的人生轨迹。但在初中快毕业时,王冰玉偶然间在父亲的带领下接触了一次冰壶,一下子便爱上了。最终,她成功说服了父母,“他们是怕我吃苦,最终同意也是因为疼我,希望我的愿望能够得到满足,所以我更不能让他们失望”。

  王冰玉确实没让父母失望,她和队友们一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她本人则因为沉着冷静的风度、可爱的外形,以及完成一击时认真而专注的神态,得到了无数男性“粉丝”的拥戴,“娶妻当娶王冰玉”由此而来。

  其实不仅仅是王冰玉,女子冰壶队的四位姑娘,个个都长相靓丽,并都有着如同金庸笔下如梦如幻一般的古典女子名字,所以干脆有网友把她们称为“美之队”或“慧之队”。

  周妍,28岁,司职一垒,担负着执行战术安排,为整局比赛奠定基调。戴着眼镜的小周比赛中文静沉着,但实际上却是队里有名的 “开心果”。小时候,因身体不好,9岁时就被父母送去练速滑,结果体育潜质迅速显露,中学毕业考入哈体育专科学校从事短道速滑,随后转入冰壶队。“我当时就是喜欢,你看那小刷子前后飞舞,在冰面上穿梭,那冰面晶莹剔透得让人都想去啃两口。”话里透着小姑娘的性格。

  岳清爽,25岁,司职二垒。小岳曾戏称自己的职责类似“拆迁办”,就是为队友扫清障碍。小岳从小就是学校的短跑明星,后被选入速滑队,再转入冰壶队。她身高1米68,在队里个头最高,因为长相神似台湾女歌手蔡依林,所以又被称为“冰上蔡依林”,她的朋友曾曝料说,追求她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难怪有网友曾在看了她的比赛后大呼:“岳清爽,越看越清爽!”

  柳荫,29岁,司职三垒,负责为四垒王冰玉最后一击做铺垫和准备。柳荫是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个,当年同样是从速滑队转入冰壶队。柳荫的性格非常爽快,在世锦赛夺冠回国后的庆功宴上,她和她的冰球教练男友曾激动相吻,在场记者错过了拍摄,于是叫他俩当众再吻一次,柳荫一句“好呀”,爽朗性格尽显。柳荫和男友还约定,本届温哥华冬奥会后,就完成婚礼。

  “练了个没人知道的东西”

  如今在中国提起“冰壶”,玩过的人可能没多少,知道的人肯定已经很多。但在当初,王冰玉告诉同学自己练的是“冰壶”时,大家都问她这是什么。那时候王冰玉还特自豪:“我觉得我们真牛,练了个没人知道的东西。”

  但没人知道,即意味着关注度小。现在回头来看,当初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日子,不可谓不艰难。

  中国在2003年才正式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并成立国家队。起步阶段,堂堂国家队连一块专业的冰壶场地都没有,只能借用冰球队的场地训练。但冰球队使用过的场地总是凹凸不平,姑娘们每天到场训练的第一件事不是训练,而是自己浇冰、划线。“那时我们都成了专业制冰师,一开始不熟练,后来两小时就能完成制冰划线了”。

  更痛苦的是半夜“溜冰”。当冰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占满了场地时间,姑娘们只能在后半夜起床训练。“最痛苦的就是凌晨2点到5点上冰。其实凌晨2点钟是人睡觉最熟最好的时候,所以每次起床都要做思想斗争,非常痛苦。”王冰玉回忆。由于和其他项目运动员住在一起,起床时还得特别安静,“像做贼一样”。

  跌跌撞撞地摸索了一年,国家队作出了一个如今看来非常正确的决定:“闭门造车”不行,一定要“走出去”。于是,2004年,中国女子冰壶队来到了世界冰壶强国加拿大,开始了漫长的“取经”之路。

  初到加拿大,从未在专业场地上训练和比赛过的中国姑娘们就被来了个下马威:她们与加拿大一个老年俱乐部的业余球员进行了一场比赛,结果堂堂中国国家队竟被击败。这场比赛给姑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居然连一群老伯伯和老奶奶都打不过,太让人沮丧了……”王冰玉说。但失利也让姑娘们看到了差距,经过调整,她们振作起来,从参加初级比赛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前进:2005年太平洋冰壶锦标赛,中国队首次摘得冠军;2006年世锦赛第5名;2008年世锦赛亚军,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冠军;2009年世锦赛冠军……

  中国女子冰壶队成长之迅速,让很多外国媒体不解:你们怎能仅用6年时间就赶超了有百年冰壶发展史的欧美强国?对这个问题,几位姑娘一致觉得,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因为这种举国体制,所以我们能在国外保持专业的训练,保证我们常年在一起配合、磨合。在别人忙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在训练;别人在度假休息的时候,我们在训练;他们开始为比赛训练时,我们还在训练。”

  “我想一直打下去”

  因为中国女子冰壶队,冰壶已在中国成了热门,但这项受到严格环境限制的运动,究竟能不能,或者应不应该在中国普及,依旧众说纷纭。

  目前,中国冰壶男女运动队队员加在一起才200人,所以也有人戏称女子冰壶队的队员“比大熊猫还珍贵”。反观世界冰壶强国加拿大,全国人口3200多万,但注册的运动员就有150万人,全国冰壶俱乐部1200多家。

  当然,每个国家地理条件、国情不同,群众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和关注也有区别,冰壶或许能引来国人瞩目,但要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似乎并不现实。据了解,上海曾有家滑雪俱乐部准备借国人关注冰壶运动的东风,开两条冰壶赛道,但最终因为成本过高以及太过专业化而搁浅。

  或许,在举国体制下保持一支数量少但质量高的冰壶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一切,和女子冰壶队的四位姑娘已有太大关系。“其实没有怎么想过将来,我爱这项运动,如果有可能,我想一直打下去。”柳荫的话颇能代表四位队员的心声。对她们来说,这辈子已经和冰壶这项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今生今世,都不会分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