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的早餐你的午餐,总有一餐遭遇地沟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9日00:12  红网

  

我的早餐你的午餐,总有一餐遭遇地沟油

  (王乃玲/图 来源:红网)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3月18日《中国青年报》)

  在三鹿奶粉、瘦肉精、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地沟油也再次浮出水面。想想看,早晨你从路边小摊上买的油条,中午从门店里买的煎鱼、炸肉,竟然有可能与臭哄哄的地沟联系起来,你还有胃口吃下去吗?再进一步说,这不仅是一个食欲的问题,而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医学研究的成果显示,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据媒体报道,为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切实保护消费者饮食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8日下发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纸通知是否能够防止“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答案是否定的。该通知出台的背景是“有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也就是说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督远远落后于媒体的调查。这种漫不经心、毫不在乎的监管让人心惊,也让我们丧失了对监管的信心。

  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牵连着两个问题:黑心商人道德缺失,为了利润而失去任性;监管部门屁股不干净或者不作为。“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如果连食品安全都不能保证,幸福何来?尊严何来?商人逐利,在谴责黑人商人的时候,我们更期盼相关只能部门能够把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常态化,切切实实落实到行动中去。毕竟,在道德无法起作用的时候,我们所能期待的也就只有法律了。但监管部门的被动监督,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们失望。只有认真强化监督,主动监督,抱着生命至上、人民安全第一的态度,对食品安全隐患锱铢必较,或许才能有效防止“地沟油”流入餐桌。

  道德之外,法律法规和技术升级也是有效防止“地沟油”的方法。据南方周末报道,地沟油的产业链有望从地下走向地上:肮脏的地沟油不仅得到了风投的青睐,也进入了政策制定者的视线中。继北京、上海、苏州、宁波、重庆、西宁等十多个城市推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之后,针对“地沟油”等餐厨垃圾的技术标准已经着手制定,而国家层面的《餐厨垃圾管理条例》也将适时启动。希望这能真正结束“地沟油”回收利用无章可循的局面,也希望我们能够逐步搭建起一套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政策体系。

  要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首先从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做起吧,需要道德法律的完善、技术的升级,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稿源:红网 作者:朱小猪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