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拉里访俄 推动核武条约谈判是重点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8日抵达俄罗斯,开始为期两天的工作访问。

  这次访问距美俄关系“重启”仅仅刚过一年。美国媒体评价,两国这一年来在核裁军、阿富汗问题、伊朗核问题等方面合作取得进展,关系改善显著,但依旧脆弱。

  力推谈判

  希拉里一行18日上午抵达俄首都莫斯科郊外伏努科沃国际机场。她将分别会晤俄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俄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19日出席中东问题四方国际会议是希拉里这次访俄首要任务,推动新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关键阶段”谈判也是“重头戏”。

  按法新社说法,白宫与克里姆林宫均需要这项重要核裁军条约证明,美俄关系较前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第二个任期时大有改善。

  拉夫罗夫16日对数周后就新的条约完成谈判表示乐观。“如果双方代表团坚决遵照两国总统指示,他们将在3月底到4月份的时候准备好这项条约。”俄通社—塔斯社援引他的话报道。

  脆弱依旧

  然而,按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络版说法,美俄关系“紧张成分”并没有消失。

  这家媒体分析,俄罗斯对制裁伊朗的态度显示美俄“新伙伴关系”既体现承诺,也充满不确定性。尽管俄方眼下在美国连续数月劝说下松动立场放弃反对制裁,但仍是“有限度”支持美国。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俄罗斯官员说,俄方不主张“宽泛制裁”,只支持能够遏制核武器扩散的特定制裁措施,“我们仍相信在制裁前有机会以外交方式”说服伊朗。

  另一方面,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进程也说明美俄关系依旧脆弱、缺乏互信。

  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去年7月会晤时将谈判完成时间定在2009年年底,但谈判一直拖拖拉拉。一些媒体披露,谈判进程最近几周受阻于“严重政策分歧”。

  不过,俄外长拉夫罗夫18日说,“我没有看到任何不好的迹象”,谈判工作接下来“都是外交技术活”,“这需要一点时间,但纯属技术性质”。

  俄罗斯媒体报道,两国总统希望在美国下个月12日至13日主办“核保安峰会”前在某个东欧国家首都签署新条约。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