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带来两岸文化交流新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9日16:1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3月14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温总理说:“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

  温总理提到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今年是该画面世660周年。画作描绘了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作者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这幅画在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目前前半段重新定名为《剩山图》,长约50厘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为《无用师卷》,长约640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而这两段画作能否合二为一进行展览,随着温家宝总理的“希望两段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新焦点。此前,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办了“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是两岸故宫博物院60年来首次合展。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出“合璧”希望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15日回应称,2012年春节期间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举办黄公望特展,希望到时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完整展出《富春山居图》。

  前不久,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何水法以提案的形式倡议,成立相关机构,向浙江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商借《富春山居图》真迹,于2010年,在作品诞生地——浙江省富阳市进行合璧展出。何水法介绍说:“这个提案写好以后,我也征求了很多文艺界朋友的意见,大家一致反应都比较好。一些文艺界的知名人士看了以后都附和了,都在提案上面签了字。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冯远、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著名作家冯骥才等等。”

  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文艺界对《富春山居图》回归故里合璧展出的迫切期待,也体现了对两岸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的迫切向往。

  早十几年前,浙江博物馆就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沟通,希望合璧展出。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一直没有明确回应。2005年,《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浙江博物馆通过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牵线,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事先不谈。

  直到目前,《无用师卷》能否来大陆还是个未知。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陈浩称,这其中主要有两个阻碍因素。“目前台湾方面有些技术性的障碍。《富春山居图》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珍贵文物,它是七十件之一的限展文物,展出的时间以及展出周期都有限制,对于出境展览也有限制,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它提出了关于‘司法免扣押’的要求,大陆至少目前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谓“司法免扣押”是指台湾方面希望大陆能通过法律,免扣押在大陆展览的文物,言下之意担心他们的文物到大陆展出时被扣留。对此,陈浩回应说:“我觉得台湾方面对这方面的担忧可能是多虑。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也有文物进出境的管理条例,保证境外进来的物品,包括文物,在6个月之内必须复(运)出境,所以不存在大陆有可能扣押台湾文物的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台湾官办的博物馆展品未曾赴大陆展出过。尽管目前存在一些技术性障碍,浙江博物馆仍然希望台北的《无用师卷》能来大陆展出。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展览本身,更在于突出“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陈浩说:“台湾方面官办的博物馆,到现在为止的话,还没有文物到大陆进行展示过,我们希望台北故宫博物院能够走出这一步。这样,对于推动文化的双向交流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关注《富春山居图》多年的画家何水法看来,分别在大陆、台湾两地进行合璧展出无论对两岸艺术家还是两岸人民来讲,都是一件大好事。何水法说:“这幅画分离已经有263年了,合璧展出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两岸的艺术家能够共同研究、切磋、探讨黄公望精湛的艺术,从而深层次地探索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我作为中国画画家,是感到梦寐以求的。(同时),通过合璧展示也能够使两岸人民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幕,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的邮票3月20日在杭州富阳首发。届时还将举行《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真迹到富阳圆合的邀约活动,表达努力促成《富春山居图》“破镜重圆”的愿景。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