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7时49分。震级7.1级、震源14公里的强震。青海玉树这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地区瞬间变成废墟。
连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地震救援专业队伍等紧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大力协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展开了一场营救生命、保障民生的艰巨斗争……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斗争迅速打响……
“中国政府正在紧急组织抗震救灾斗争。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这是国家主席胡锦涛获知地震消息后,决定提前结束访问回国时的动情话语。
灾难发生时,正值胡锦涛主席出席完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他立即向国内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门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心系灾区,也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
受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于14日中午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负责同志紧急赶赴灾区。
在灾难降临的危急关头,在抗震救灾的关键节点,人们总能看到党中央果断的决策、及时的部署,总能听到中央领导同志这样饱含深情、坚强有力的声音——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带领广大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
“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伤势严重的要迅速转移到周边条件好的地方救治。”
“决不让一个群众挨饿、受冻,没有干净水喝。”
“只要我们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
情相通、意相连。党中央深切的关怀,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让灾区人民从废墟中一步步站起——
4月14日,玉树机场开足马力,以最大负荷承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来自周边省份的救援队到达,迅速投入抗震救援;
4月15日,通往玉树灾区主要公路基本畅通,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物资运送;
4月16日,青海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受灾群众进行补助;为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划拨,央行国库部门开辟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
4月17日,玉树州结古镇体育场内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用于医疗场所;玉树孤儿学校的60多名学生和十几名老师齐唱国歌,率先复课;
4月18日,第一所抗震希望学校在结古镇正式落成;5000份《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送抵灾区;
4月19日,3万台收音机和500台电视机、500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器已抵达玉树震区;
4月20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
上下同心者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正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直面严重灾害的重大考验,谱写着又一首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救人!救人!救人!救援人员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汇集玉树……
地震发生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始终对灾区群众怀着最深切关怀,把抢救受灾群众的生命放在最为突出最为核心的位置。
震后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多一秒救援时间,多一分生的机会。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公安消防和特警、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矿山救援队伍、医护人员,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汇集玉树……
地震发生后仅10分钟,同样遭受严重创伤的玉树军分区指战员,率先开始生命救援;
8时许,青海省消防总队玉树支队的官兵们开始了救援;
9时50分,65名救援人员和地震专家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出发赶往玉树;
13时,青海省军区独立团1002人向灾区昼夜机动,解放军第四医院医疗队31人、6台车随队出发;
13时许,空军3架伊尔-76运输机紧急起飞,执行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任务;
13时50分,四川省甘孜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药品和急救车,抵达玉树地震灾区赛马场的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
15时,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急救中心等39名医护人员、10台急救车携带药品器械和生活物资,翻山越岭向玉树进发;
至18时,公安部已从广东、四川、甘肃、云南、宁夏、西藏等地,紧急调集1630名消防特勤、特警、边防医疗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
21时许,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到达玉树州结古镇开展救援……
15日凌晨1时30分,结古镇民族旅社,23名救援人员和3条搜救犬紧张地忙碌着。这所四层旅社完全垮塌,废墟下埋着近百名群众。在一次次余震中,救援人员不断爬上废墟,敲击着水泥板,向废墟中喊话,终于传来了微弱的敲击水泥板的回应声,现场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救援人员通过破拆器械,扫除层层阻碍,终于将一名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女性救出。
15日7时,结古镇镇郊,西北牛宾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生命探测仪在这里发现强烈的生命迹象。喊话确定被埋群众的基本位置后,救援队从三层楼顶开钻,队员们憋足了劲一层层拆除楼板,形成一个“V”字形槽。在不断的余震中,很快打通了被埋群众的出口。12时,一个小伙子从洞口慢慢伸出头,小心翼翼地避开断裂的钢筋。随后,第2个、第3个、第4个都被顺利救出。5分钟,4名群众获救!
地震发生一天多的时间里,1000多名群众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被救。
和时间赛跑!救援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生命迹象的地点。
“一!二!三!”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贾树志带着战友们喊起了号子。身穿红色僧袍的扎西多吉也带着西钦寺的僧侣和现场群众喊起了号子。两股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巨大的石板“轰”的一声被推落,救援空间被打开了!16日13时48分,13岁的藏族小姑娘次乃拥青,在贸易市场的废墟中埋了50多小时后,被救援人员轻轻地抱了出来!她的妈妈希饶喜极而泣。
不断有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16日9时45分,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的一片废墟下,30岁藏族妇女卡吉被解放军救出,经过医护人员紧张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12时50分,结古镇扎西大通南路50号,右侧胯骨和肩膀粉碎性骨折的女青年扎西央泽获救;16时许,结古镇中心广场附近的废墟中,双下肢骨折的80多岁的老人吉嗄获救……
即便是最微弱的生命迹象,也要尽最大努力;即便是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仍不能放弃。
17日下午1时30分,50多岁的陕西人陈彩霞在坍塌的民族旅社被埋77个小时后重见阳光,送至医院。在新寨村,救援人员又成功救出3名受伤被困群众,其中一名45岁的藏族妇女双腿若是再迟一些将不得不截肢。
截至17日,救援人员已累计搜救营救被困群众1.7万人,其中从废墟中救出6870人,救活6110人……
不仅是现场救援,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也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地震摧毁了玉树的医疗机构,上万名群众受伤,亟待治疗。玉树地震发生后,至17日下午,全国已经有30支医疗队、1880名医务人员到达灾区,全力以赴抢救伤员。
14日16时许,当青海省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叶谢智华带领38名医务人员第一时间抵达结古镇州体育场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成千上万名受伤群众或躺或坐,密密麻麻地填满了整个广场。这位青海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组织队员们,不到20分钟就在体育场中心搭建起两个帐篷手术室,开始了紧张的抢救工作。
地震重症伤员必须转运外地救治。卫生部在地震当天就制定了伤员转运方案,协调民航总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通知西宁、成都、兰州、西安等地预留床位,迅速启动重症伤员的转运救治。各地都拿出了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和最好的床位来安排从玉树转运过来的地震伤员。
15日下午,首架运送震区伤员的飞机抵达西宁机场,机上38名伤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15日17时许,运载着36名灾区伤员的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0多名白衣天使焦急地守候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急诊大楼外;16日凌晨1时20分,100余名地震伤员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来自西安、咸阳的80余辆救护车和260余名医务人员不到2个小时完成了转运……
截至18日16时,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已有1.1万余名伤员得到救治,灾区医疗防疫救治工作有序开展。
冷暖安危,时刻牵挂——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所、有御寒衣被……
近10万受灾群众无家可归。他们的冷暖安危,党中央时刻为之牵挂,要求全力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生活安置……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青海当地部门组织力量抓紧向灾区运送食品、饮用水、防寒衣被,抢修受损设施,努力恢复水电、交通、通信等设施,迅速恢复机场设施,确保通往机场道路畅通。
中央有关部门、军队等纷纷启动应急机制,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地震3小时后,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就携带救援设备和救援物资飞向玉树震区;空军紧急调配3架飞机投入抗震救灾;民航局从东航、南航等公司调配飞机执行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任务。
交通运输部立即调集抢通机械和技术人员,组织200多人的抗灾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震区中断的道路,全力开展受损公路的抢通保通工作,14日14时,通往灾区的公路陆续恢复通车;
民政部第一时间即从多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救灾物资,同时组织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5省紧急空运150吨即食食品;
铁道部要求对救灾物资要做到随到、随装、随运,有多少运多少,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一切为了救灾需要;
中央财政拨付5亿元青海抗震救灾资金;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卫生系统紧急抽调18支医疗队1209名医务人员赶赴灾区;
总后卫生部快速筹措、紧急调运85个品种、价值6048.6万元的药品、装备发往灾区;
公安部消防局调集各类救援车辆、装备物资总价值逾2亿元;
……
北京、武汉、广州……一架架满载方便面、水等救灾食品的飞机腾空而起,向玉树飞去;
沈阳、郑州、西安……一列列装满帐篷、棉衣被等救灾物资的救灾列车,向灾区疾驶……
在遭受重创的结古镇,“受灾群众食品领取处”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身着迷彩服的武警战士引导着受灾群众排队领取粥饭。
队伍很长,男男女女、老人孩子,却秩序井然。排在队伍中间的39岁藏族中年妇女多吉说,“地震不久政府就建点,分发食物。有饭吃心里就不慌了。”
由救灾部队紧急调运的炊事车在街头一字排开,一份份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受灾群众手中。玉树体育场、扎西科、格萨尔广场……安扎在这里的受灾群众安置点,成为了受灾群众的“温暖的家”。
截至20日16时,已运抵灾区棉帐篷34468顶、棉被褥77402套、棉衣55407件、方便面和饮用水1106吨、折叠床3158个等大量生活物资。目前,受灾群众已基本住进帐篷,做到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连日来,青海交通运输部门已累计投入抢险救灾保通人员12300余人次,各类机械车辆2115台套,清理塌方、落石126900余立方米。到20日18时,通往玉树灾区干线公路基本畅通。
17日20时20分,结古镇广场旁边的一盏街灯在夜幕中点亮。一些灾区群众围拢灯下,低声地祈祷。
灯光给人希望,灯光给人力量。
在地震中,结古镇发电和供电系统遭受重创,陷入瘫痪状态。经过600多电力人连续三天的奋战,自17日起玉树灾区恢复正常供电,近八成救灾安置点都得到电力供应,已有上千顶帐篷中有了电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从企业到个人,从老人到孩子,从社会团体到各个部门,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阳仍会升起,生活照样继续,顽强的灾区人民在废墟之上,重燃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20日上午,在玉树县结古镇街头,一些银行、商场、邮政等服务行业都已借助简单的场所开始营业,很多当地群众在购买商品、办理业务。
“只要有党和政府,我们什么也不怕,失去的东西还会回来的。”玉树清真寺的教长、72岁的撒拉族老人韩进成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就已经开始谋划玉树灾后重建工作。
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胡锦涛总书记的板书成为玉树灾区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激励着灾区人民投入到建设新家园中去。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