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京举行 共募集21.75亿人民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10:42  石家庄日报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周英峰 卫敏丽)“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2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中央演播大厅举行,向全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华儿女的炽热情怀、博大爱心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活动并捐款,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

  此次为玉树地震灾区同胞募捐的专项活动,由中宣部、民政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主办。20时,募捐活动正式开始,大家全体起立,为玉树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

  长达3个多小时的募捐活动,由《全国总动员》《生命大营救》《新生命》《玉树人》《高原奉献》《母亲》《八方关注》《阿福的故事》《特殊志愿者》等板块组成。以文艺表演、播放短片、现场访谈、连线采访、讲述热线电话、场内场外捐款穿插进行的方式,全景式地展示了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的感人历程,充分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寄托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无限情谊和美好祝愿。募捐活动现场,始终洋溢着浓浓暖流,气氛热烈感人。从灾区赶来的救援人员、干部群众的真情诉说,更是深深感染了观众,不少人流下热泪。

  这次募捐活动是一次大爱的集结、力量的凝聚。数百名内地各族文艺工作者、港澳台地区演艺界人士,积极报名参加演出。台上演员真情投入,场内场外踊跃捐款。据了解,募捐活动结束时,现场共募集到各类款项21.75亿元人民币。

  在全场雄浑激昂的《歌唱祖国》大合唱声中,募捐活动圆满结束。

  

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京举行共募集21.75亿人民币

  上图为募捐活动特别节目现场。

  青海消防救援队搜寻出160万元财物交还主人

  新华社西宁4月20日电 (记者 马勇)19日,青海省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救援队接到玉树震区受灾群众请求,搜寻出价值约160万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并交还主人。

  当日,青海省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救援队接到重灾区玉树县西杭村两户受灾群众反映,两户受灾群众有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仍然掩埋在废墟下。

  接警后,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分两组进行搜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两户受灾群众家四个保险柜和一个木箱被成功搜寻到。经清点,这两个保险柜中有现金26万元、存折1个、冬虫夏草5斤、麝香2个、贵重首饰10余件,总价值约160万元。

  经过清点、核实、确认,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救援队将搜寻到的现金和贵重物品交还主人。格尔木市消防支队救援队官兵急受灾群众所急、解受灾群众之忧的行为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高度赞誉。

  “不死的玉树”——地震第七日灾区见闻

  

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京举行共募集21.75亿人民币

  云南边防总队医院院长陈本善利用传统中医治疗方式为灾区群众号脉、抓药,并为一些特殊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被藏族群众称为震区好“门巴”(藏语“医生”的意思)。图为陈尕(右一)向陈本善院长表示感谢,称赞他医术高明。

  地震已过去一周,震后的结古镇仍处在一片废墟中。但20日,这个遭受重创的县城出现商业气息。

  一片紧闭的铁拉门之中偶见开口,从废墟中挖出的烟酒、玩具、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摆上地摊。积压了一周的蔬菜重现街头,带来久违的生命之绿。

  30岁的孟凡太20日清晨早早打开了自己的汽车装潢用品商店门。刚来玉树一年多的孟凡太在地震中损失10多万元。“保险杠都被房子压坏了,机油也坏了。”他说,他决心留在玉树从头再来。

  “政府正在建简易房,希望能抓紧建好,让我们尽快恢复营业。”埋头整理成包零件的孟凡大抬起头说。

  “价格跟以前一样。工商局稽查人员也来检查了。”一位来买充气针的顾客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多亏了政策好。救援物资都发到人们手里,没看到哄抢的情况发生。”

  镇中心的格萨尔广场,一口大锅冒着热气,两位妇女揉好的面饼被身边38岁的许战勇不停放进锅里油炸,香味引来了许多人。

  “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每人都有。”许战勇把油饼捞起免费送到每个人手里。

  这些来玉树开粮店的河南人,地震中房子全部倒塌。他们前几天一直住在赛马场的菜棚里,20日领到帐篷后赶回城里。

  “店里的东西都压在下面救不出来了,只扒出7袋面粉,我们就赶紧把锅架起来给大家炸饼子吃。”许战勇说。“房子倒了,但我们的精神头不会倒。商店没了,只要人还在,我们就能从头再来!”

  中午忙碌间,下起了大块冰雹,落进锅里沸油四溅。周围的人见状立刻支起一块布帘护住大锅,金色的油饼在锅中翻滚。

  路旁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向指挥部方向疾驰。车头悬挂的红色横幅在阳光照耀下格外耀眼:“汶川来了!”“理县来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与玉树人民心连心!”

  由于交管部门对214国道和结古镇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以保证救灾物资和抢救伤员车辆顺利通行。近日来,结古镇的车道日渐畅通。

  结古镇地处三江之源,本应供水充足,但地震导致自来水管道受损。现在,扎曲河迎来了20多名打井突击队员,河旁三台打井机冲击钻不停作业。再过四五天,生命之源即将在这里打通,玉树县10万居民将喝上放心的地下水。

  来自青海环境地质勘查局的打井队员李有实说:“我们正在紧张施工,一定保证县城居民尽快喝上来自地下50米的清洁水。”

  经过国家电网公司抢修人员的努力,目前玉树城镇供电主网系统抢修工作以告完成,基本实现城区供电目标。而在结古镇主路两旁大部分居民点,歪倒的电线杆仍然可见,打通从城区到乡村的主线通道,已成为下一阶段抢修的主要任务。

  蓝天下,高山上,一片废墟间点缀着蓝色的帐篷群。党旗、国旗随风飘扬。领到方便面、矿泉水的受灾群众急切地往家赶。

  距结古镇两公里的加吉娘社区,绝大部分房屋倒塌,1460多户居民已搬入帐篷区,他们把社区暂时改名为“帐篷社区”。社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帐篷前,一些群众排队接受四川红十字会医护人员的义诊。胸挂红丝带的志愿者在社区穿梭着发放消炎药和感冒药。

  19日起,居民领到米面、燃煤和炉子,家家开始搭锅做饭。废墟上升起袅袅炊烟。

  眼下,灾区教室依然简陋,课桌奇缺,救援各方正在搭建帐篷教室和板房教室。当地政府正为每位同学提供一个写字板,一个板凳,保证学生的课本、作业本和学习用品,黑板也在紧急调运。4月底前后,玉树地震灾区所有学校有望全部复课。

  17日,在灾区率先复课的玉树州孤儿学校,玉树州委书记贾应忠不禁摘下眼镜抹着泪水。他说,州委、州政府在救援物资发放中要尽力向学校倾斜。

  老师讲授完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后,19日复课的玉树第一民族中学初三学生代青文毛写下一段诗句:“假如我是一朵花,我会用纯香陶醉大地,我会用花瓣迎接春天。即使我枯萎了,我也会为这土地孕育新生……”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0日电)

  “零死亡”奇迹——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近900师生幸免于难

  地震突如其来,玉树几近废墟。

  在夺去2000余条生命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中,位于巴塘草原废墟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创造了一个奇迹:5名老师和880多名学生全部生还。

  校园“零死亡”的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学校的师生们“4·14”当天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

  天未亮,老师叫醒了所有学生

  4月14日清晨5点40分,一阵轻轻的晃动把值班副校长严力多德从梦中摇醒。“不好,可能是地震!”严力多德微微一颤,两年前汶川的悲惨场面在他的脑海里闪过。“会不会还有大震?当务之急赶紧转移学生。”想到这,他立马翻身起床。

  玉树4月的清晨乍暖还寒。简单披上件外套,严力多德冲出宿舍,和其他4位也被惊醒的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楼前会合。

  “安全起见,马上挨个叫学生起床。”严力多德的意见得到大伙一致响应。

  此时,初三(六)班18岁的孤儿德嘎扎西还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中,压根儿没有感觉到那次轻微晃动。

  “咣咣”,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和老师的叫喊声将他惊醒。他瞄了眼表,还不到六点,心里顿觉奇怪——学校规定每天六点半集合在操场跑操,今天怎么早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少人还想赖床,不情愿地嘟囔着。老师们连吼带拽,把睁不开眼睛,还迷糊着的学生从床上硬生生地拽了下来。

  学校880多名学生,550多名走读,330多名住校。老师们嗓子喊哑了,把住校生全部叫起来时,每人累得满头大汗。

  生活老师多吉才仁不放心,检查了两遍,生怕有一个孩子漏叫。50岁的多吉才仁是退役军人,1982年建校起就服务这所学校。退休后舍不得离开同学们,被返聘为生活老师。

  多吉才仁手部残疾,但他行动特别快,一个人叫醒了100多个学生。

  学生们集结在操场上,老师们挨个点名。直到确认住校生一个不少时,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下。

  强震来袭,带领学生紧急转移

  为了让躁动的学生安下心来,老师让孩子们一律在操场上读书。

  学生们回去取了书,席地而坐。不一会儿,琅琅书声在这个特别的清晨响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离上课的时间越来越近。

  走读学生陆续来到了学校,他们也被禁止进入教室。到了7点半,三栋教学楼和四排宿舍之间的空地上,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

  只有初三年级一些特别勤奋的学生因备战中考,在教室里温课。

  7点49分,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四排与学校同龄的平房宿舍楼顷刻坍塌,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楼塌了一半,另两栋2000年后建的教学楼建筑状况略好,但也成为危房。

  操场上的学生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蒙了,哭喊声响成一片。一个女生吓坏了,看宿舍全塌了,拼命往教学楼里跑。幸好被布桑老师看到,一个箭步追过去,一把把她拉回来。霎时间,教学楼外墙的墙砖直落下来。最近的一块大石头离女孩的后脚跟只有10厘米。

  这时的教学楼里,砖瓦噼里啪啦地砸落,楼梯也开始晃动起来。“地震了,赶紧撤,同学们不要慌,不能挤!”严力多德冲进楼里,把吓得大喊大叫的初三学生护在胸前,推出教学楼。

  校长布周才仁赶到学校后,立即组织880多名学生向校外后山上转移。

  那些不情愿早起的学生这才意识到,老师们叫他们起床,是为了他们的生命。

  “如果不是老师和校长,我们待在宿舍里肯定没命了。”德嘎扎西惊魂未定地说。

  学校地处峡谷,距离禅古电厂的水电站仅几公里,万一水坝倾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地震平静下来后,校长和老师并没有立即组织学生返回。

  直到下午1点多钟,确定水坝安全后,老师才带领学生排队返回校园,并一起找木条、彩条布搭建起简易帐篷。

  被老师们从死神手里夺回的880个孩子感受到了无限安慰和温暖。

  “好险啊!”看到学生们都死里逃生,布周才仁长舒了一口气。

  平时演练,灾难之中相互救援

  布周才仁说,在遭受地震重创的玉树县,学校能创造“零死亡”的奇迹,并非偶然。

  第一民族中学历来重视安全教育。汶川特大地震和湖南湘潭学校踩踏事件发生后,学校曾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多次演练的经验,给了老师冷静沉着,带领学生科学合理避难。

  让人动容的是,地震中,学生们不仅听从老师指挥、保护自己,还在危急时刻相互救援,共渡难关。

  地震发生时,身体不好的回族老师冶秀风在与校园一街之隔的家里休息。没等她明白怎么回事,半个身子就埋在了废墟下,头部被乱石砸中血流不止,顷刻昏迷过去,恰巧被跟随老师转移上山的德嘎扎西看到。

  “快来人啊,政治老师被埋了!”德嘎扎西叫来同学,一同将冶秀风刨了出来,轮流着把她背到了山上。

  “老师穿得太薄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十几个孩子便把校服脱了下来,给冶秀风披上。而在学生们救助完冶秀风后,几个大一点的学生还主动到附近的第二完全小学,帮助援救他人。

  18日,第一民族中学复课,成为灾后第一所复课的中学。临时教室——一顶顶绿色的帐篷,在废墟边上拔地而起,琅琅读书声再次响起。

  新华社记者 王雁霖 余晓洁

  (新华社青海玉树4月20日电)

  寄往天堂的信

  

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在京举行共募集21.75亿人民币

  4月20日,复课后的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九年级上了第一堂作文课。同学们写下了坚强,述说着希望。江永求忠写的一封《寄往天堂的信》,收信的人是她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白玉英。

  地震发生时,白老师正在送女儿上学的途中,不幸被砸成重伤,后来在送往西宁救治的途中去世。慈祥的白老师生前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忙碌一天后经常最后一个离开,她像慈母一样关怀着班里每一个同学。目睹老师离去的江永求忠,至今仍悲痛不已。

  上图为江永求忠(右)在作文课上写作。

  (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发)

转发此文至微博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