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30日09:42  淄博新闻网

  漫步在周村古商城,回味着电视剧《旱码头》精彩的情节。眼前的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巷深幽,游人如织。我们想:周村古商城之所以如此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就是因为他用品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是在用奋斗诠释着经典的传奇……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2006年5月4日《旱码头》在周村大街正式开机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编剧陈杰 生命最后的绝唱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日报记者与《旱码头》中杨立俊的扮演者霍青(右一)和慢长锤乐器店老板扮演者阎以昌(中)合影。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主演张丰毅剧照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主演范志博剧照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主演吴军在周村拍摄现场

  

《旱码头》续写周村传奇

  旱码头剧照

  每一个城市都有故事和传说。一个城市故事和传说的基本内涵,往往就是这个城市的基本品质。周村古商城——“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铺着青石板的幽深街巷,各式青灰的中式木结构古建筑,新颖别致西洋式商铺,鳞次栉比。每座建筑上那斑驳的岁月风雨痕迹,都有历史的沧桑背影,都有着至今仍在深沉呼吸着的传奇故事……

  从《大染坊》到《旱码头》

  2003年,随着电视剧《大染坊》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陈六子传奇故事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周村地名和历史文化首次出现在电视剧中。周村区委、区政府敏锐地感觉到电视剧对宣传一个地方,打造一个城市品牌的巨大作用。2004年初,周村顺势而为,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埠一百周年暨首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时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李家玉专程进京,拜访电视剧《大染坊》主要策划者——著名作家、国家电影事业局副局长张宏森,请求支援。张局长依依桑梓情,二话没说,当即联络《大染坊》主创人员编剧、导演、演员和制片主任到周村寻踪。有意无意间,这次寻访促成了周村区的一大文化盛事,周村区领导力邀编剧陈杰再次出手,撰写《大染坊》姊妹篇《旱码头》。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染坊”故里传奇,热情的周村人,让陈杰为之动容,在张宏森先生的支持下,陈杰推掉其他城市的重金相邀,同意写一部以周村百年开埠为历史背景的《旱码头》。

  此后,李家玉部长肩负使命,多次赴京,就电视剧《旱码头》的剧本创作与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的有关领导进行接洽,并数次去济南与陈杰商谈,就剧本创作进行交流。2005年春节前后,陈杰多次来到周村体验生活。并创作完成了反映周村开埠前后商业历史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旱码头》。

  2005年9月1日,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前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中央电视台著名电视制片人张鲁杰来到周村。在为期2天的会谈中,各级领导和专家对电视剧本《旱码头》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旱码头》—剧观赏性与思想性并重,完全符合一流电视剧的剧本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各方达成共识,电视连续剧《旱码头》由中央电视台、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投资摄制,淄博市委市政府、周村区委区政府协助拍摄,总投资近1500万元。

  《旱码头》虽然讲的是周村故事,做的却是天下文章,该剧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倍受全国影视界关注。央视领导非常重视《旱码头》的拍摄,为该剧配备了著名导演唐敬睿、著名演员张丰毅、范志博、吴军等一流主创人员。

  2006年春节到来之际,《旱码头》剧组正式成立并进驻周村,周村区为此专门成立摄制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协助拍摄,经过2个月的运作,在周村完成了前期制景、道具工作。4月18日,展开全面拍摄。拍摄历时4个月完成。

  经过几年艰辛的努力,《旱码头》终于成功播出。央视播出后,其他省市电视台将陆续播出。4月23日,市、区联合召开《旱码头》播出座谈会,会上一致认为:区县级操作发起这么大的一部精品电视剧殊不多见,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惠及民生的英明决策,是加快周村旅游事业腾飞的绝好机遇。

  一个作家的生命绝唱

  陈杰1956年生于济南,早年父母双亡,小学三年级因贫辍学,16岁时进入济南邮政局当了一名邮政押运员。他一生好学,博闻强记,才识超群,早年曾在丁玲主编的《中国》杂志上发表过中篇小说《小站》,曾获第24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编剧提名奖。

  陈杰创作态度严谨,他数次深入周村,足迹走遍企业、农村、民居、商店和教会,与老人、作家、民俗学者、神甫、牧师、阿訇各色人等促膝交流,广泛搜集素材,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后闭门谢客,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旱码头》剧本的创作。

  在写作过程中,陈杰经常胃痛,时时被低烧困扰,但他以写作为第一,严重时,就大把大把地吃药。直到完稿,才在朋友们的叮嘱安排下,驱车前往北京三零一医院全面检查,不幸的是,确诊他是贲门肿瘤晚期,已无法手术治疗。在与疾病抗争的种种痛苦的过程中,他仍然牵挂着作品,继续修改剧本。《旱码头》开机后,他还两次来到周村,作为编剧给剧组演职员说戏,参加开机典礼。在《旱码头》拍摄过程中,在2006年7月6日,在济南静静离开了人世。《旱码头》这部戏也成为陈杰的生命绝唱。

  几年前,陈杰曾和张宏森开玩笑说,人没必要活太久,能活五十来岁就行。没想到一语成谶。陈杰在弥留之际叮嘱:“我死后,不要在电视剧里我的名字上打黑框。”导演唐敬睿这样介绍:陈杰是不愿让观众为他的去世心存感怀,更不愿意这部轻松的作品带给人们一丝沉重,快乐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50岁,是一个作家最风华正茂的时候。陈杰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两部极其宝贵的作品——《大染坊》和《旱码头》,这两部在中国电视剧文学创作史上熠熠生辉的作品,都是以周村地域文化为故事背景,极大的丰富了周村这个城市的内涵,提升了周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这是陈杰留给周村人民的宝贵财富。《旱码头》在央视成功首播,让周村人民倍感欣喜与自豪,他们更是忘不了老朋友陈杰先生。4月23日上午,周村社会各界在周村古商城“大染坊”召开追思会,深切缅怀英年早逝的陈杰。

  陈杰先生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0年时光!但成功的事业让他的精神得以延伸和永恒。在电视剧《旱码头》成功播出之际,陈杰先生当以含笑九泉。

  仍在续写着的故事传奇

  4月14日,《旱码头》央视首播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山东影视制作中心、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领导、数十家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以及本剧主要演员张丰毅、吴军、范志博等100多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周村区委副书记、区长韩昆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在致辞中准确地评价道:电视剧《旱码头》是一部集中展现周村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工商特色的杰出力作,更是一部广大电视观众认识周村、了解周村、接近周村不可多得的影视佳作。该剧通过典型塑造杨瑞清等一批清末民初民族工商业者,精心刻画了一位重守诚信、谋利有度、宽厚圆融的杰出儒商代表,着力展现了一代鲁商以义取利、以利济世、以和为贵、以儒兴商的经营之道,生动演绎了二十世纪初周村工商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对于今天我们传承历史文化,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继《大染坊》之后,《旱码头》的横空出世,是偶然也是必然,更是有着他深沉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周村,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明朝嘉靖年间已有“周村店”称谓,明末清初开始走向繁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曾这样描绘:“康熙乙亥间,周村商贾云集,趁墟者,车马辐辏”。开埠前后的100多年间,周村先后聚集了近千家国内外老字号,国内著名的有“瑞蚨祥”、“大德通”、“三晋源”、“万蚨祥”、“三益堂”等,国外老牌企业有“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公司”、“日本铃木洋行”、“英美烟草公司”等。最兴盛时,周村钱庄票号有128家之多。从中可以得知周村商业之繁盛。所谓“济南、潍县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周村古商城是鲁商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是鲁商经营理念的重要诞生地和传统商业思想的重要发源地。

  传奇还在续写,历史还在发展。保护好开发好周村古商城,就是延续一个城市的记忆。从2008年开始,周村区开始举全区之力,对周村古商城进行深层次高水平保护开发。在基本完成以改造提升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基础上,重点实施核心景区建设、汇龙园及涿河整治、古文化市场、旱码头旅游文化广场“四大项目”。2010年至2012年再重点向北延伸,建设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企业文化商务高档会所、影城等项目,使景区规模扩大1倍,容客量增加4倍,力争到2015年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产值20亿元。将古商城开发建设成真正能够聚集人气、商气、财气的精品工程,打造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商业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

  在本篇写作之余,我们漫步在周村古商城,回味着电视剧《旱码头》精彩的情节。眼前的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巷深幽,游人如织。我们想:周村古商城之所以如此生生不息、发扬光大,就是因为他用品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是在用奋斗诠释着经典的传奇……

邹青山 孙德志 葛思绪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