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方:“后悔权”不光有益消费者

  如果这一条款果然能够最终通过,那无疑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大进步。而且,最终受益的并不仅仅是消费者,也有利于整个“非现场购物”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少,在这个行业里“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被降低了,诚实守信商家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增大。

  消费者“后悔权”的合理性,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公理”之上的,即:消费者有权充分了解所购商品的信息,否则就没有什么公平交易可谈。而“非现场购物”的最大特点,正在于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充分了解商品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后悔权”并非像有些商家说的那样是纵容消费者出尔反尔,而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尊重。

  消费者的知情权,本质上说,是消费者主权的一个组成部分。什么是消费者主权?通俗地说就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商品生产这一最基本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是向商品投“货币选票”。“货币选票”的投向和数量,取决于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体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意愿。显然,只有在消费者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货币选票”的流向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消费者主权的有效行使。

  有人担心,后悔权会产生反效果,因为“制度越严,销售成本越高,在价格下降的趋势下,质量只能更差”。这种担心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从国外的实践看,后悔权实际上产生这样一个积极效果:商家主动打破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分享信息,结果反而使退货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销售成本不仅没有升高,反而降低了,而商品的性价比,也更趋于合理。

  总的来看,后悔权的出现,使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互信增加了,其后果是双赢,而并非消费者单赢。消费者由于有后悔权做后盾,消费行为更加大胆,最终也使得商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