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能为了得奖去搞科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03:11  汉网-武汉晚报

  称别人为他写的传记《奇异之美》部分内容胡编乱造

  本报讯 (通讯员 党波涛记者 屈建成翁晓波实习生 麦元) “得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昨日下午,应华中师范大学邀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夸克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先生在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为数百学生们分享了其物理探索之旅

  22岁不到,获麻省理工博士;26岁,成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30岁,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海涅曼奖……40岁,盖尔曼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盖尔曼喜欢观鸟、各种东西都很感兴趣,历史、地理、语言,等等。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

  盖尔曼说,开始他的父亲强烈地建议他学“工程”。经过能力测试,盖尔曼被认为适合学习除了“工程”以外的一切学科。工程师做不成了。于是父亲建议:“我们干嘛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 可是盖尔曼最不喜欢物理,他说:“我物理只考了70分,我恨物理,因为我的声学、液体学都很差。”

  1944年,盖尔曼在他15岁生日那天进入耶鲁大学物理系。回忆那段的经历,盖尔曼说,“我不在乎选择什么,慢慢地开始喜欢基本力学、相对论、真实物理。”正是父亲折中的建议,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成为“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197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名得主格拉肖语)。

  他说,得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正如中国的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不要为了得奖去研究,那样就失去了研究的乐趣和意义。要享受科学研究带来的乐趣,这样才会不断取得成绩。正是出于对自然科学的美好热爱,引领他去发现微观世界的秩序,去探究大自然的复杂性。

  本报讯 (通讯员 党波涛记者 屈建成翁晓波实习生 麦元) 被称为“夸克之父”的美国著名科学家盖尔曼的自传《奇异之美》中,很多情节竟是写书作者编造的。昨日,盖尔曼本人在华中师范大学接受采访时激动辟谣。

  盖尔曼的一生充满传奇,因此,一位美国作者根据他的信件和文件等,写出了盖尔曼传记《奇异之美》,在全世界发行。

  谈到《奇异之美》,本来温文尔雅的盖尔曼显得非常激动:“这本书的作者只根据我的信件等东西,就写出了这本书,其中很多东西都没有给我看,部分内容是编造的。”

  “夸克之父”举例说,“关于我父亲的一些情节都是没有的,另外有些情节,连我自己都搞不明白。”盖尔曼真诚地说:“希望新闻媒体工作者,能够客观报道一个人。”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