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依照城乡统筹的方式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法加强耕地保护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农田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专题报道·实践篇

  2000年古堰成就了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的美称。因水而生,因堰而名,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市,作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核心区和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发端之地,在享受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之时,也肩负着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责任。那么,面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如何结合本身的特殊区位和历史文化本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田以及保护都江堰灌区自然文化遗产、农田水利设施?本报记者为此对市长助理、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进行了专访。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都江堰责任重大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有四个要素: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其终极目标之一就是“自然之美”。

  刘俊林说,李冰治水,从此都江堰2000多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成为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通过灾后重建中,运用统筹城乡的理念,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和“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的要求,农村房屋得到重建,农村水、电、气、路、讯、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副新农村面貌在都江堰乡村呈现,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与这座文明古城相融的一栋栋城市新房也即将建设完毕,城市20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工程、青城山污水处理工程、6个乡镇污水处理站等市政设施也已经投入使用,成灌快速通道、聚青线、彭青线等主要骨干道路竣工通车,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也将正式通车。可以这样讲,“自然之美” 已经在都江堰城乡初步得到彰显。

  “但是,都江堰地处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核心区,是成都平原至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担当着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不仅要自己率先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市域经济跨越发展、文化特色充分彰显、生态环境整洁优美、民主政治充满活力、社会更加文明和谐的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而且要为整个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起到铺垫和支撑作用。从这一点讲,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都江堰市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这就要求都江堰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保护、农田保护,发展生态、高端产业,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做强产业优势环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耕保基金护航农田保护

  2008年3月的最后一天,都江堰柳街镇鹤鸣村村民余跃和34户乡邻首批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以及与城市房屋同证同权的《房屋所有权证》,还有耕地保护卡和养老保险卡。

  耕地保护卡上有财政划拨的360(270)元/亩/年的耕地保护基金,用来补贴农民保护耕地,并鼓励农民用耕保基金购买养老保险。作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成都市财政按一类耕地360元/亩/年、二类耕地270元/亩/年,划入农民手中的耕地保护卡,鼓励农民保护耕地、不抛荒、不用于非农用途。

  “每亩地一年要领360块钱。”村民王明祥说,他家3口人,有5亩多地,一年下来就有1800多元。这些钱由财政全部划到他的“耕保基金”卡上,“我取不出来,但可以用于买社保。”王明祥说,由于女儿在外打工由单位购买社保,这笔钱足够他和老伴每年缴纳社保。尝到了甜头,老王说:“这一回改革就像当年包田到户,我们积极性高得很。”

  刘俊林说,产权制度改革,都江堰市在全市率先试点,无论是农村居民还是政府,都已经尝到了甜头。农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还权赋能,耕地得到了保护,还获得了一笔不少的耕保基金,养老、医疗都有了保障;而在灾后重建中,有了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基础,通过宅基地置换、土地增减挂钩以及联建等多种方式,激活了沉睡的农村土地资源,引入社会资金参与重建,破解了房屋重建的资金难题。

  据悉,都江堰市目前参与承包地实测和耕保基金发放工作一共有18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涉及2044个村民小组11万户农户41.8万亩承包地。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确权颁证1674个村民小组96866户亩33万亩承包地;已完成数据导入并上传到成都市耕保基金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1604村民小组89824户,已发放耕保基金51759户,应发放金额6000余万元,完成工作量的47.8%。

  刘俊林说,都江堰市的所有耕地都将进行实测,并与耕保基金挂钩,通过利益驱动方式,加强耕地保护。

  坚持高端引领

  走生态型发展之路

  “村村冒烟,户户点火”,这种粗放利用的发展都江堰市也经历过,小煤窑盛行,污染了环境,换来的是低水平的发展都江堰遭遇过。不过,在认识到这一发展的短视后,都江堰市果断地关闭了小煤窑,并强力推进三个集中,“实践证明,采取了举措之后,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提升,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刘俊林说。

  刘俊林说,实践和现实要求都江堰市要坚持高端引领的发展理念,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做强产业优势环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也是保护生态,保护农田,保护植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之举。”

  刘俊林说,为此,都江堰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眼于打造龙门山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大青城旅游区的核心区,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抓好重点景区重建工作,完成景区古建筑群修复重建工作,精心打造龙池-虹口山地旅游运动基地。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南京新城软件研发社区等项目建设,积极拓展软件研发、软件外包、数字产品加工等业务,努力建成国家服务外包重点城市的示范区。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按照成都市“一区一主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规划,调优工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壮大规模、提档升级。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着力培育产业高端。强化融资服务等要素保障,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培育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提升集群发展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建设,建成胥家猕猴桃、石羊川芎等12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提升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水平。做大做强孙桥农业、高榕菌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注重“接二连三”的产业发展形态,完成市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乡镇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服务站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现代农业流通和服务体系。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本报记者 严斌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