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永留天地的铭记

  2010都江堰

  有伟大的人民,有党的正确领导,

  哪怕从头再来,我们也一定可以创造辉煌

  (一)

  翻开日历,今天又是“5月12日”。

  时间的流逝一往无前,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却会回头。

  两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成都遭受千年未有的重创,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成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那猝不及防的山崩地裂,那废墟中的淋漓鲜血,至今回望,心仍不免刀割一般地疼痛。

  当天灾震碎家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生活如何在灾难之后重新开始?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在肆虐后继续绽放?

  290.4万成都人瞬间变成灾民,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繁,在成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在这样的时刻,国际金融海啸的巨大魔影,又兵临城下。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双重危机,考验成都。

  翻开世界城市灾难史,巨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横行,城市文明大倒退甚至灭绝的记录,数不胜数。

  然而,730个日日夜夜过去,重回成都灾区,人间奇迹抚平了地震时的满目疮痍。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困难重重的灾后恢复重建,成都夺取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从乡村到城市,从房屋重建到基础设施恢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文脉传承到精神家园重建,从灾后重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都人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谱写了震后成都浴火重生的精彩华章。

  在这感念生命消逝、纪念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战胜灾难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日日夜夜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

  凝视2008年初夏的成都。

  没有人希望依靠灾难来获得进步,但历史却显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当灾难的阴霾笼罩之时,伟大的人性之光总是更加顽强地闪耀。夜愈黑,灯愈亮;世界愈冷,生命愈暖。灾难最能伤害的是人,遇到最激烈的抵抗也来自于人。

  今天,时间再次来到5月12日,以后也还会走过很多个5月12日,但永远不会再回到我们最想要改写的那一个——2008年5月12日。那一个日子,我们只能远远地凝视,凝视他人,返视自己。也许这样的凝视,能帮助看清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们看到灾难的来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成千上万成都人涌上街头,惊恐又迷惑。当广播传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距成都市区90公里,最初的惊恐,变成了真实的悲恸。

  我们看到都江堰的夜全黑了。无数个生命之烛瞬间熄灭。但成千上万的心灵之烛点燃了。

  我们看到,人们艰难坚决地站起。就像“人”字的简单两笔,永远相互依靠和支撑。

  我们看到比“金子”珍贵的人道。

  1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夜奔都江堰传递伤者。应急灯一路闪烁,用人性之光为暗夜照明,用一己之力跑赢死神;

  数千名成都市民冒雨赶赴春熙路排队献血,用热血遏止失血。

  10万志愿者挺进灾区,用手牵住手,用心抚慰心。

  市民大把大把地捐款,大堆大堆地捐物,用慷慨接补匮乏。

  我们看到舍生取义的牺牲。

  找学生的老师死在课堂。成都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英语教师吴忠红,从安全跑向危险,从生跑向死,为救3个学生永远倒在了废墟下。

  救老人的村支书死在村庄。62岁的大邑县雾山乡虾口村支书刘全福,在巨石滚下生死攸关的一刻,将一位“五保”老人推开,自己却当场牺牲。

  龙门山上的飞行员陨落大地。在抗震救灾的第64次飞行途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四名战友永远地消失在了群山峻岭之中。

  远方的战士死在战场。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炮兵指挥连二级士兵武文斌,累倒在都江堰胥家镇救灾现场,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来自河南。

  来援建的工人死在工地。戎金亮,这个44岁的北方汉子在都江堰桂桥村过渡安置房建设工地奋战了16天后突发脑溢血,死在了灾区。他来自山西。

  我们看到,为他们送行的人数以万计。

  我们看到舍我其谁的敬业。

  医生用巧手仁心缝合生命。成都铁路中心医院的8人医疗队地震当晚到达什邡洛水镇,可能是地震重灾区最早到达的医疗外援队。雨水、眼泪、恸哭、寒冷、鲜血、残肢,他们平时见惯了生死,这一幕却终生难忘。

  交警用铁的纪律为生命开路。在成灌高速公路入口架起11公里长的“生命通道”,供200余万台次抢险救援车辆畅通往返。

  战士用钢铁一般的长城为生命作保。13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是灾区最可爱的人。

  我们看到肝肠寸断的选择。

  吊车司机高强选择救别人的孩子。都江堰人高强开着吊车轰隆隆如神兵天降,车的方向是8岁儿子生的方向。但他被一处废墟挡住了,被下跪哀求的人挡住了。那是别人的孩子,眼前的生命,他救起了他们,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民警邓波选择坚守。34岁的民警邓波,在震倒的都江堰市太平街派出所枪库值班室的水泥地上,坐了整整一夜,看守满满一仓库的枪支弹药,身边是亲生儿子逐渐冷却的身体。

  政委李丕金选择沉默。武警四川总队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人在一地救援,亲人在另一地受难。十多名北川亲人下落不明,他却只能背着战友在深夜哭泣。

  我们看到誓不罢休的意志。

  地震让成都近18万户群众的家园荡然无存。6月17日,成都誓言让所有受灾群众在8月1日前全部住进过渡安置房。

  灾后重建的成都大地出现了又一支十万大军。他们来自参与援建的10个省市,来自成都市15个受灾相对较轻的区(市)县,来自成都建工集团、城投集团、路桥公司等9家国有和民营企业。

  每一分钟就有超过3套板房拼装完成;每一个小时,就有200套板房拔地而起;每一天,就有近5000套板房站成一片。43天内要完成过渡安置板房21.4万套,板房面积达1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新城镇。

  这个曾被外界广泛质疑的“决战八一”的承诺,最后以整整提前一周兑现。

  抢在高温和雨季来临之前,成都所有灾民都住进了板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著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在震后显得更具特殊意义。

  (三)

  成都人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仁慈和智慧。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第一次在和平年代,进入战争般的紧急状态。

  如同丘吉尔在面对战争时的誓言,“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成都的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还有仁慈和智慧。

  是不屈的人性、伟大的人民,引领我们在灾难中找到出逃之路。是众人的守望相助、甘苦与共,引领我们在灾难后走出复苏之路

  人民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人民之中总是生长英雄,更在于人民之中站立着真正的广大公民。人不一定要做什么他不能为的非凡之举,只要做他不能不为之事。这就是中国传统语境下的义不容辞,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仁慈又血勇的人最高贵。那么爱和平、爱生活的人,需要的时候,又那么像一个个真正的战士,捍卫生命、保卫家园、体恤无辜、扶助兄弟。

  6月30日,汶川大地震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千百万市民、10万战士、10万志愿者、10万援建者,以力接力、以血止血、以心交心,甚至以命换命。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这个国家一次次濒临绝境衰而不竭的秘密,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深广的智慧外加谦逊的学习,是充沛的激情辅以冷静的理性,是应对灾难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让我们再次温习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样的人民可能被灾难一时击倒,但这样的民魂永远不会被打败。

  在纳粹德国的炮火之后,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说:“死过一次,便不再有死亡!”(《拒绝为一个在伦敦被火烧死的孩子哀悼》)。另一位更早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更是如此嘲弄死神,“睡了一小觉之后,我们便永远觉醒了,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

  拥有精神有灵魂的人,不会害怕灾难。与这样的人民在一起,不再害怕灾难。

  今天是“5·12”地震两周年,我们坚持记忆,惟有记忆能反抗时间;我们讴歌光荣,惟有光荣能击败苦难!

  (四)

  “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两年前的今天,地震把都江堰市龙池镇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上,竹竿撑起的五星红旗,让镇上的几百名群众感到不再孤独和绝望。

  “党在!旗在!人在!龙池在!”地震中腿部受伤的镇党委书记王晋,在和外界恢复联系时,说出的第一句话,掷地有声,响彻长空。

  人在,红旗在。再大的地震也压不垮我们的脊梁!

  “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两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第一时间”,在省委大院草坪上召开简短会议后,省委书记刘奇葆乘坐越野车向汶川挺进,省长蒋巨峰乘坐直升机奔赴震中。

  “第一时间”,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不约而同赶到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随后又立即赶到都江堰,和灾区人民在一起。震后两小时,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通过电波传遍成都平原上空;震后6小时,“市民可以回家”的第二号公告再次宽慰着人心。

  “第一时间”,成都市53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500余人进驻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抗震救灾指挥体系高效、有序运转。

  “第一时间”,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和乡长付岷涛决定组织大家“去学校,先救娃娃”。

  “第一时间”,成都1400名消防官兵、1.7万名公安干警和数千名机关干部,以最快速度开赴前线;各类应急医疗、生活物资100余车,奔赴重灾区;被困山中、与外界失去联系的龙池镇、虹口乡、向峨乡、龙门山镇、鸡冠山乡等众多灾区的基层党组织,正舍生忘死地用生命为灾区群众开路。

  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发出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五)

  在这一次灾难面前,成都改写了历史,做到了“有灾无难”。

  人间自古多劫难。从“五丁开山”到李冰父子治水;从张献忠屠城到清末兵乱,天府儿女一直在与天灾人祸作着斗争。每一次灾难降临,无不伴随着黎民百姓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

  然而,这一次不同。

  在所有的受灾地区中,成都率先实现抢险救援到村。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的努力”,争分夺秒搜救被埋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成都紧急调运粮食、饮水、药品、衣被、帐篷等生活急需物资,采取空投、陆运、水运、人力搬运等方式,千方百计将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成都紧急组织市内对口援建工作,举全市之力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自救,率先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使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

  成灌高速上的3000个锥形筒,打开了震中汶川的生命通道;通往各个重灾区的高速公路一律免费,让救灾畅通无阻;上千医疗卫士一面演绎“起死回生”的奇迹,一面抒写着“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地震导致成都290.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然而却没有一名受灾群众流落街头,挨冻受饿;与此同时,整个灾区社会秩序井然。

  有评论说,成都数年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造就出一批在危机面前果敢担当的干部队伍——这是成都能够迅速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关键之处。

  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清官总是心系黎民。然而,面对大灾大难,清官也只能徒哀“民生之多艰”。

  而现在,一届能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与外延,能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与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党委和政府,自然能够做到“有灾无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而灾后安置的“成都速度”,救灾物资监管的“成都方法”,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都奇迹”,灾后重建的“成都方式”,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延续和体现。

  (六)

  “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指引了灾后重建的正确方向。

  全市近18万户城乡灾毁住房急需永久性重建。一所结实漂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及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指引灾后重建胜利,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作出了“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分别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

  “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从2003年就开始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都深有体会。而作为省会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还肩负着带头完成好灾后重建任务和为全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双重责任。

  成都提出“四个结合”——鲜明的指导思想,为灾后重建清晰定位、指明方向:坚持灾后重建与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家园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家园建设与精神家园建设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实现“三化联动”,努力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成都提出“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明确的主要目标,为灾后重建绘出蓝图、引领未来。

  成都提出“六大工程”——科学的工作部署,为灾后重建锁定重点、排阵布局: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

  而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上海、福建、重庆等对口援建省市,对成都的友情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体现着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这是成都掷地有声的承诺。两年过去,成都用灾后重建的实践验证了诺言:我们不但战胜了困难,而且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但可以把灾区新家园建设得美好,还找到了办法积累了经验,可以把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七)

  2008年6月,第一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8月,第二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

  两次大会战,要在地震之后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画出最新最美的蓝图。

  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是成都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成都科学重建的前提。通过科学规划,成都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性建设,而是促进城乡互动交融、产业互动提升、安居乐业兼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推进、紧密配套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四性原则”形象地浓缩了这一丰富全面的要求: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

  鹿坪村“鹿鸣荷畔”,成为“四性原则”最早的一个范本: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利用观景荷塘,建设起别具一格的乡村酒店,规划形成了旅游休闲区和农业观光区;同时还规划了食用菌、中药材、猕猴桃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如今,像“鹿鸣荷畔”这样,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永久性安置点在住房重建已告胜利的成都灾区随处可见。

  一幅“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呼之欲出。

  成都生长在最美好和丰饶的大地上,竹林婆娑,荷叶田田,沃野千里,春华秋实。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优厚的自然本底,再加以人为本的科学规划,这块经受住地震灾难的土地,有理由被回报以中国最美的乡村。

  (八)

  在自筹重建资金比例达65%的情况下,要顺利实现重建目标,是一个怎样的考验?

  都江堰“山里人”王全回答说,“我没有花一分钱,就住进别墅了!”因为有成都重灾区的联建政策,“如果没有联建政策,10年都修不起这样的房子!”

  2008年6月26日、8月7日,成都市相继出台《关于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性地提出了农村住房原址重建、统规自建、统规统建、开发性重建、异地安置和城镇住房原址自建、联建、合资合作、异址置换土地重建等多种住房重建模式。

  成都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力求在城乡一体的市场机制平台上,破解住房重建面临的资金难题。

  运用住房联建政策,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参与,形成了单户联建、多户联建、整村联建、企业联建等多种方式。全市共有1.6万户受灾农户参与农房联建,吸引社会资金50多亿元。

  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农村住房重建腾出的建设用地,在市域范围内的城镇挂钩使用,获得的级差地租收益,全部用于农村住房重建。截至目前,已筹集重建资金70亿元。

  依托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依法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帮助农户将重建房屋抵押,申请贴息贷款,共计为2.5万户发放贷款10.9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评价称:“级差土地收益”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成都的实践充分认识和利用了这个规律。“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迎刃而解。

  “人往哪里去”仍然要从市场机制平台寻找答案。在灾后重建中深化“三个集中”推进“三化联动”,提升了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水平,推动了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需要落实到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政策上,这是真正的执政能力。

  (九)

  一切依靠人民。因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进程的最终力量。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做好群众工作,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是成都推进灾后重建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必须遵守的纪律。

  在住房重建方式上,派出大批干部组建工作组挨家挨户了解受灾群众意愿,在多种重建方式之间,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选择权。

  住房重建的规划设计方案,必须经过受灾群众严格的“评审”。彭州市丹景山镇东前村的集中居住规划,就因为村民们挑剔的眼光而三易其稿,最终形成川西民居风味的“小别墅”聚落。

  在整个住房重建过程中,加快完善村级治理新机制,把群众的疑难问题和利益纠葛交给群众民主协商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民做主。村民议事会等民主议事形式的出现,闪烁着草根智慧的光芒,丰富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

  一切为了群众。灾后重建,是一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为民利民工程。

  灾区道路建设纳入“全域成都”的路网体系,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结合。2009年5月12日,彭州市新小鱼洞大桥正式通车;今天,全长68.1公里的成灌快速铁路将正式开行,从成都坐快铁到青城山只需30分钟。

  目前,169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以教育集团化的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统筹配置,灾区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也可读名校。

  82个乡镇卫生院灾后重建项目已经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并为农民建立起“健康档案”。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出的耕地保护基金,让农民有钱办理养老保险。

  2009年7月启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从根本上转变包括灾区在内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在6年之间彻底改变整个成都农村的面貌。加上前期启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改革,成都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已经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全面实施,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

  让一个相对均衡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让成都数百万农民兄弟姐妹获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发展机会和生命尊严,公民权利的城乡一体化在灾后重建中进一步深化。

  7年来的城乡一体化实践,是成都推进科学重建的基础;科学重建,又是对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检验和提升。党的正确领导,何尝不是在灾后重建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提升?

  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在灾后重建实践中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坚持市场配置资源为动力,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就是一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

  (十)

  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重建实践,已经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厚重的历史遗产。

  成都取得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背后,呈现出非同一般的成都方式、成都速度和成都力量,更展现出可歌可泣的成都精神。

  当成都人在地震中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同时,“坚韧、从容、仁爱、感恩”的城市风骨也得到彰显。这是她千年璀璨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这座城市文明与进步的具体呈现。

  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凝聚成催人奋进的成都时代精神,鼓舞着人们,感动着世界。

  一座城市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显露,但在紧急关头、重大事件中,更容易瞬间爆发。

  一座城市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逐步成长,但更能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显现本色。

  “对历史负责 向世界交代”的态度。经过了血与火的锤炼,经过了泪与汗的浇筑,成都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胜利通过了抗震救灾战斗的重要考验,避免了灾后重建简单等同于建房修路或复制城市小区,成为推进城乡全面现代化的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在灾后重建中产生了一大批新农村现实样板,还形成了一套全面推广的技术准则,确立了成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依据。

  (十一)

  两年的一切告诉我们,只要有伟大的人民,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哪怕是从头再来,我们也可以创造辉煌。

  历史会永远铭记伟大祖国母亲强有力的臂膀和宽广的胸怀,永远铭记在救灾和重建一线战斗的勇士们,永远铭记千里驰援参与重建的上海、福建、重庆、内蒙古对口支援、并肩战斗的深情厚谊,永远铭记参与社会救援的桑梓乡亲,那些雨夜驰援都江堰的“的哥”“的姐”,那些献血屋前卷起袖子排队的互不相识的人。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他们都是英雄。

  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因为我们拥有在地震面前顽强不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人民。

  我们所以能够取得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因为我们拥有各级党组织担当震不垮、压不倒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千万个基层干部,他们以特有的坚忍和毅力挺起脊梁,在地震发生后,按照党性原则,服从群众需要,冒着危险,带着悲痛,不顾一切,投身到抢险救人、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中。他们奋起于废墟之上,挥汗于众人之前。

  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他们都是英雄。

  两年来经历的一切再次告诉我们,只要有伟大的人民,只要有党的正确领导,不管我们遭受多大的灾难,不管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哪怕是从头再来,我们仍可以重新创造辉煌。

  感天动地的情怀已经化成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滚滚岷江之水,养育成都这一方沃土,培育激励人心的成都精神,滋养博大包容的成都文明。

  懂得铭记的成都心怀感恩。1100万颗感恩之心,丰富了城市精神的内涵,更加激发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英雄气概。

  走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道路上,只有继续奋斗,我们才能告慰死难者在天的灵魂;只有继续前行,才能感恩祖国,不负党恩;只有继续发展,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日历上的“5·12”,已经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这一天,永远值得纪念。既纪念生灵涂炭、天下同悲的巨灾大难,又纪念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战胜灾难。这是悲喜交集的时刻,但悲伤总要抚平,而激情与信心,依然填满我们火热的胸膛。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加美好的明天。

  今天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只有英勇不屈的精神和一座城市的光荣,将永留天地。

  连天崩地裂的毁灭都无法征服我们,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取得了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完全可实现把重灾区建设成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的样板的目标。我们带着自豪与欣慰,告慰所有支持关心我们的人们,告慰在地震中遇难群众的在天之灵。

  天佑成都,万载幸福。

  祝愿成都人民永享安康!

  成都传媒集团深度报道课题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