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汶川地震两周年,我们从不曾忘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2日08:39  国际在线

  今天是201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两周年。此时,我们重拾记忆,为缅怀,为祭奠,为深思,也为审视和追问当前和今后你我内心的那份期待与责任。

  各地的媒体,自然会在这样的日子里,进行各式各样的重访。从这些重访中,我们能够看到,那些在地震中被撕裂的大地,被推倒的房屋,经过两年的对口援建和积极重建,都已旧貌换新颜。那些在地震中遭遇不幸的个人和家庭,都已逐渐走出心理阴影,开始新的生活……

  这一切让人欣慰。相信,很多成功的经验,将成为玉树灾后重建的宝贵财产。灾难过后,生活仍要继续。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过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狂欢;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矿难多发的煎熬;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对金融危机、房价飙升、物价涨跌感同身受;两年的时间里,“被时代”逼仄出的权利意识在逐渐觉醒。但庸常和琐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磨砺掉我们对灾难的记忆,以及对灾难中国家责任彰显的认可。

  对灾难最直接的铭记方式,我们明白,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固化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比如对救灾款项透明的监督和审计,比如对志愿者组织的精细化管理,比如校舍安全的细致化保障,比如避难技能的普及型传授,比如灾难救援的制度化保证,如此等等。这些,无疑都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并作用于相关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当中。这种积聚群体智慧和实践经验的宝贵积累,无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惠及生活在我们这片天空下的每一个人。

  当然,最理想的铭记方式,应该是权力对权利、民生的尊重。在全力救援、哀悼日行动以及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见证了国家对公民生命和权利的尊重、见证了大爱和集体力量的伟大。而对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除了渴望抗震救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固化为制度遗产之外,更大的期望还是:在对抗灾难的过程中,权力表现出来的对权利和民生的尊重与呵护,能成为制度确立以及公权力运行过程中,被始终秉承和坚守的原则。这是一种理念的传续,更是传递民生价值与铭记制度责任的最好方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