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理疏导”正逢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07:42  山西新闻网_三晋都市报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江苏警方靠“心理疏导”成功遏制一起校园恶性事件。安徽小伙程峰被江都同学调侃为“老侉”而结怨,被同学王某等群殴后燃起复仇之火,有一天,竟然偷偷地磨制钢刀,并查询王某等人的住址。民警大哥居官锋为温暖他的心,找精神病专家与其暗中对话,排除了小伙子患有精神病的嫌疑,并终于化解了程峰的报复心理。一场心灵拯救的艰难历程,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5月7日《法制日报》)

  当事民警居官锋运用心理知识,配合社会力量,通过谈心、交朋友,让殴打程峰的人向程峰道歉的方式,走进了程峰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他的信任,最终将其从危机情绪和扭曲心理中拯救出来。“心理疏导”机制在基层工作和危机处理中的倡导正逢其时。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环境压力增大,人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纠葛和心理冲突,当周围环境缺乏相应的疏导机制时,这种负面情绪就可能会变成发泄、报复他人和社会的罪恶种子。心理危机本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和疏导,就会成为大问题,最近发生的诸多恶性报复社会案例的犯罪分子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就是明证。

  遗憾的是,在处理社会纠纷和矛盾纠纷的时候,基层工作人员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帮扶意识,多是就事论事,满足于暂时的风平浪静,而对于事件背后的心理原因缺乏重视。问题表面上得到了处理,但是矛盾却被掩盖起来,不良情绪被积蓄起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当事人,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曾经和某心理师谈起国内的心理咨询现状,笔者发现心理咨询多是有钱人的消费品,一方面因为有些人的心理保健意识不够强,另一方面是咨询费用居高不下,一般老百姓享受不起。在有些西方国家,心理咨询已经被纳入全民医保范围,看心理医生也可以享受公费医疗,而在我国,却鲜能做到。而毋庸置疑的是,普通人中不断发生的心理危机不能得到系统、专业和科学的指导,怎能不出问题呢?

  江苏警方心理疏导的成功事例遏制的不仅仅是一起校园恶性事件,更为警务工作和疏导机制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各项行政执法活动,也应该让心理师积极介入。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多一些心理帮扶,社会就能更和谐。

  刘克梅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