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文之眼”看世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08:28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章迪思

  天文学和世博会,两者关系看似有点远;但在中科院院士叶叔华看来,举办世博会,对我国科技创新必将带来巨大推动,天文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在昨天于世博主题馆公众参与馆内举行的“相约名人堂——院士带你看世博”活动中,叶叔华详细介绍了我国大型望远镜项目和天文研究的最新进展,也为众多世博参观者推荐了一些“天文观博”的冷门路线和别样思维。

  慢走细看

  荷兰馆的“欢乐街”,相信不少人都去过。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很可能错过一个大看点——欧洲航天局“赫歇尔”望远镜的复制品。2009年5月,欧洲阿丽亚娜5—ECA型火箭携带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赫歇尔”,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台拥有3.5米口径的远红外和亚毫米波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红外空间望远镜,标志着人类向全波段天文学探测研究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核心部分的对焦技术就来自于荷兰。

  如果你是个天文迷,在荷兰馆还能补充一些“延伸知识”。荷兰的天文看点,不止于一个“最大望远镜”,它还参与了名为低频阵列(LO-FAR)的欧洲射电天文台网络,用以寻找外星生命和进行深空探测。叶叔华说,这是一个由2.5万个小型天线构成的天文台网络,分别建造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覆盖一个直径350公里的区域。如果从高空中俯瞰,这些天线阵列组成的形状,酷似一个奔跑中的运动员,非常漂亮。

  慢慢走、细细看、独立思考,这是叶叔华院士对现场观众的观博建议,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

  平和心态

  汽车馆的叶子汽车、伦敦的零碳建筑……这些仿佛来自未来世界的技术,好看是好看,但啥时候能真正用到日常生活中?面对观众的疑问,叶叔华院士别出心裁地举了一个天文学领域的例子来做解答。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彼埃尔·让桑在印度南部观测日全食时,意外发现太阳光谱里面有一条陌生的明亮黄线,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氦元素。这个发现看似和地球很远、和人类很远,可是在各领域科学家努力下,氦在各个方面开始改变人类生活:

  充氦气的气球、液氦的低温超导技术、直到关乎人类未来能源大计的核裂变技术……与实际应用距离甚远的天文学尚且如此,其他应用技术的普及速度就更快了。

  “大家总喜欢问,这个技术什么时候能实际应用。我倒是觉得,大家不要那么心急,得慢慢来。这和慢慢看世博是一个道理。”叶叔华说,此次世博展出的不少低碳技术,宣扬的低碳理念,象征着人类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心态,思考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思考科技如何服务于城市更好发展。“这是个好兆头,具体技术何时出现何时推广,只是时间问题”。

  差距中识机遇

  英国馆的亚克力杆、日本馆“会呼吸的墙”、意大利馆的透明水泥……这些展馆之所以是热门场馆,重要原因是人们都想看看发达国家带来的最新技术。叶叔华坦言,除了看热闹,通过中西对比,作为内行的科技工作者,肯定会在对比中找到自身差距。

  “有差距也不用怕,我们有我们的机遇。”叶叔华院士认为,世博会也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必将对城市管理者、普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全球各国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上海如果在“后世博”期间巧妙加以吸收、运用,肯定能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差距中识机遇

  当前,全球各国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上海如果在“后世博”期间巧妙加以吸收、运用,肯定能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详细报道刊第5版)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