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大熊猫野放中心今日开建

  本报讯 (张晨曦 记者 钟文) 在半野放区将告别空调房,住树洞或岩洞,自己觅食——备受全球关注的中华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将于今日正式动工修建,成为集大熊猫资源、科研、教育和旅游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国际生态保护教育旅游示范区。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6亿元。首期野放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投资6000万元,将在3-5年内建成。

  大熊猫的划时代:

  开建野放中心

  据介绍,将于今日动工修建的中华熊猫谷·成都大熊猫繁育野放研究中心,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先期建设及野放研究设施建设投资为6000万元,预计3-5年内建成。

  项目区初步设计从外向内延伸依序设立后勤工作配套区、科研教育体验区、野外救护检疫区、野化饲养繁育区、半原生态野放过渡试验区、原生态野放实验区6大功能区,从而形成完整的大熊猫回归自然的生态科研走廊。

  项目建成后,计划将分批次投放40-50只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人工繁殖的大熊猫,进行科学系统的移地大熊猫野放过渡研究,收集大熊猫野放第一手科研资料,为最终实现大熊猫放归自然和提供科学依据奠定基础。

  据大熊猫专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张志和博士介绍,大熊猫保护野化研究是保护大熊猫发展战略的重大步骤和重要举措。四川作为我国大熊猫资源大省,成都作为“熊猫之乡”,在目前科研繁育取得巨大成绩和人工圈养种群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成都率先开展大熊猫相关研究,不仅对于大熊猫保护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同时,该项目作为都江堰市灾后生态重建项目,将助推都江堰市灾后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

  大熊猫的可持续:

  选址都江堰

  记者了解到,项目建成后将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现有基础融为一体,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包括“一种群、两基地、三中心”的立体保护体系,即一个大熊猫种群,科研教育展示和野放研究两个研究基地,繁育科研、保护教育和教育旅游三大功能中心有机整合统筹发展,满足大熊猫种群安全与长远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平台。

  与此同时,“大熊猫野化研究中心”作为大熊猫长期战略保护的龙头,将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陕西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抢救救护中心”一起,共同构建起融大熊猫移地保护、就地保护和野化过渡中心为一体的兼顾种群安全、科研教育、栖息地保护和野放回归为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有望实现大熊猫这一物种和其栖息地的可持续发展。

  “选址都江堰,是专家们经过严格科学论证的决定!”据张志和介绍,论证结论认为,都江堰不仅拥有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在大熊猫“盛林一号”放回野外、救护误闯入市区大熊猫等工作中积累了良好基础,从生态、地域和长远放归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论证后出的结论。

  大熊猫的全球公益:

  系列活动待续

  该项目从启动到实施,到今后的运转,都将以“凝聚爱心,重建家园——2010我为熊猫建新家的全球公益活动”为主线,面向全球征集保护专家、志愿者、赞助伙伴和政府支持来共同设计、建设和运转,以充分发挥“保护大熊猫,促进世界和谐”的历史使命,推动国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项目正式动工修建后,熊猫基地将陆续开展“凝聚爱心,重建家园—2010我为熊猫建新家的全球公益活动”,将举行设计方案建议、中华熊猫谷LOGO设计征集、组织重建熊猫家园国际论坛及网络直播、招募“重建家园熊猫亲友团”、组织大熊猫栖息地考察、为大熊猫捐植竹子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并将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