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点燃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9日07:52  中国青年报

  团宣

  “没想到收获这么大!每门理论课对我来说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特别是两周的基层社会实践,让我能够科学、辩证地看待一些社会问题,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发展一定要结合本国国情……”说起“大骨班”,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第二期学员、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会原主席赵梓君显得很兴奋。

  赵梓君所说的“大骨班”,是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的“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

  2007年,共青团组织以大学生骨干培养为重点,以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载体,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3年来,各级团组织不断探索培养路径、创新培养方式、完善培养格局,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骨干,而且在高校校园内产生的思想引领辐射作用也日益凸显。

  培养模式:构建一体化分层体系

  “我已参加了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还有没有必要再参加省级的培养?”“团省委选拔什么样的学生?学校团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面对这些疑问,2009年,团中央印发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提出建立合理的分层培养体系的目标,明确了团中央、省级团委、高校团委不同层级的工作重点。

  其中,高校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性主阵地,设置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课程,原则上每年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学生总数的2%。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培养对象为本地区非“211工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主要学生干部,每年培养的学生骨干一般不少于200人。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设置大学生骨干培养提升课程,培养对象为全国“211工程”学校校级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每年培养240人左右。

  3年来,团中央、全国学联先后举办3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招收学员677名。团北京市委举办了“英才学校”,团浙江省委开设了“新世纪人才学院”,团福建省委组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种子库”。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31个省份启动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超过8000名大学生骨干接受了省级培训。

  同时,不少高校内部也建立了分层培养模式。

  重庆师范大学依托团校形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梯次的培养格局,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据统计,全国接受校级培训的大学生骨干有近50万人次。

  培养路径:推进“三个结合”

  在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意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各级团组织总结探索出“三个结合”的培养路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理论教学中,学校强调把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集中理论学习周期间开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导读”、“中国近当代史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相关理论解读”和“社会思潮辨析”4门课程,分别从学术、历史和现实逻辑3个维度引导大学生骨干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周期间还开设“演讲与沟通”、“领导力提升”、“素质拓展”、“角色模拟”、“专题辩论”、“课程研讨”等形式新颖的能力训练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大骨班”把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2007、2008年,团中央分别组织第一、二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利用暑期赴革命老区江西省吉安市、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东莞市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国情考察、劳动锻炼、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锻炼活动,既促进大学生骨干了解国情,增强对党和群众的朴素感情,又引导他们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的看法。

  在学习管理中,把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自我学习相结合。在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为期一年的培养期中,学校精心安排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期末结业3个阶段近一个月的集中学习。对非集中学习阶段,学校要求学员在平时参与一定数量的课题研究、志愿服务、挂职锻炼、活动实施等工作,采用学分制管理方式。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跟踪培养制度,使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更加系统化。

   培养方式:学生喜闻乐见

  各地团组织在大学生骨干培养过程中,纷纷引入大学生喜欢的时尚流行元素。

  参与交流、在对比中考察是大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2007年以来,团中央安排了近320名大学生骨干出访韩国、日本、印度、越南、德国、美国等,考察不同国家的发展历史和模式。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席秦猛说:“越是走得多、看得多,越是会全面、辩证地思考,更加理解为什么发展一定要结合各自的国情,越是坚信中国的发展靠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

  北京大学团委将当前流行的“三国杀”桌面游戏引入学生骨干培养中,组织学员围绕“何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主题,采用话剧、访谈、辩论等展示形式,对“三国杀”英雄人物个性进行延伸阐释,引导学生骨干在游戏中思考如何做一名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既善于思考又勇于实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中山大学打破传统的“大班授课”方式,以调研小组为基础,以“开放式课堂”为载体,针对学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浙江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设置政府决策、法律和政策制定、公共突发事件等场景,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获得实战体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团委秉承“以学生视角走近学生,以学生声音引领学生”的宗旨,于2008年10月创办了《学子思考》杂志,发动学生骨干自己推荐文章、自己写推荐导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