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整城市规划推进大特区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07:24  深圳特区报

  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的消息在我市各界引起热烈反响。我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备受鼓舞。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他们就这一重大决策对深圳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我们应当如何抓住机遇,推进有关工作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表示,把特区面积扩展到关外,这是深圳特区在建立30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迎来的一个重大利好。深圳人期盼了多少年,今天终于实现了。这是特区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事件,是一次历史性跨越、历史性突破。它有利于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一区四市”的功能定位,在更大空间和平台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它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深圳过去30年发展的充分肯定,也表明中央对深圳寄予的更高期望和要求。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一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特区面积扩大至关外,是深圳从原来狭义上的特区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中战略性的一步,对加速特区内外同步现代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原来的特区无论从空间面积,还是从资源利用、劳动力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局限。关内外一体化后,可以使全市要素资源实现更好的流动,使关内关外同步文明、同步富裕、同步发展。它标志着深圳城市发展走向成熟,使深圳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城市。

  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达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圳市内一体化,为深圳和香港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打造世界极新经济区域,以及推进深莞惠一体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乐正从四方面细述特区内外一体化所带来的好处。

  ——从经济上讲,促进特区内外产业结构科学布局。长期以来,深圳的第三产业、总部经济、高端产业,大多集中在关内,而关外侧重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村办工业园区等低端产业。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很不利于整个城市经济的均衡发展和快速发展。特区内外一体化,拆除了篱笆,对消除关内外产业反差极其重要。

  ——从城市建设方面讲,有利于把特区内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深圳作为一个新兴都会,人们一直觉得关内是城市中心区,关外是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郊区。二者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相差很大。交通路网、电网设施、自来水供应等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关外比较薄弱。在深圳这样一个面积本来就很小的城市,这种反差的存在是不应该的。特区内外一体化,将使关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安等得到明显提升。

  ——从社会发展方面看,将大大改善全市人民的人居生活条件。在深圳常住人口中,大部分居住在关外。长期以来关外群众的居住环境和条件不如关内。改变这种状况是特区内外市民共同的愿望。特区内外一体化,将使全市群众同享城市的人居环境,也为人们的购房、消费等带来极大便利。

  ——从法制建设方面讲。深圳1992年获得特区立法权,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由于适用范围的限制,很多单位和企业,因为其生产经营活动跨越关内外,在实际工作中大有不便。特区内外一体化后,这一问题将迎刃而解。

  如何抓住机遇,落实好这一重大政策利好?乐正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应当做相应调整。今后应当对城市规划,包括法定图则,尽快进行修订;对一些法规、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整,把原来只适用于特区内的政策规定扩展到特区外。其次,要加快全市特别是关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关外医疗机构、学校、文化设施、交通干线等;特别要多建几条连接城市南北走向的交通干线,打通制约关内外联系的交通瓶颈。另外,对一些企业来说,则应通盘考虑产业布局,特别是一些第三产业项目,可以更多地向特区外布局,选择更多的发展空间。

  魏达志说,深圳应当抓住特区内外一体化的时机,以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大特区”建设,包括产业结构、总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事业等方面的科学布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