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带蛋糕给留守娃过生日

  

长沙带蛋糕给留守娃过生日

  简单而快乐的生日PARTY,让本报校园记者幸福着“留守娃”的幸福。李卓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卓)没有操场,校运会就开在校门口的马路上,冠军奖个5角钱的本子“意思一下”;孩子们一年到头几乎只在过年时能见到父母……昨日,长塘里小学与全国闻名的留守儿童学校——邵阳县文昌小学结对成为兄弟学校。“留守娃”们的清苦生活,深深触动了本报长塘里小学校园记者站的小记者们。

  邵阳县约有12万学生,其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而文昌小学90%的学生都是“留守娃”。经过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的热心牵线,辖区内的长塘里小学与文昌小学结对,不仅送去了5万元的助学金和六一儿童节节日礼物,还让长塘里小学25个学生家庭和文昌小学的“留守娃”一一结对。唐婧婷等5名本报校园记者也和家长一起,零距离感受留守孩子的生活。

  长塘里小学三年级学生严雨欣恰好和自己的结对伙伴简珊娜同一天生日,昨日她从长沙带了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和同学们坐了5个多小时的车来到文昌小学,和简珊娜一起分享快乐。“《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别人的生活》,稿子标题我都想好了!”在文昌小学一间砖瓦房教室里,几张高低不平的破旧课桌拼起来,十几颗小脑袋围着一个大蛋糕,在这个特殊的生日Party上,看到9岁的孤儿简珊娜大口吃着生日蛋糕,长塘里小学五年级的校园记者唐婧婷一下来了灵感。

  “她从不知道还有奶油蛋糕这样的美味。”唐婧婷给记者“报料”:简珊娜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改嫁,她靠年迈的奶奶养活。吃碗漂着几颗油珠的清水面,就算是过生日了。城里孩子吃腻的奶油蛋糕,她只在画上见过。她还了解到,在文昌小学寄宿的115个“留守娃”,都是两个人挤在一张小床上,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MP3,熄灯前半小时的聊天,就是孩子们晚上的最好娱乐。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