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人唱主角 年轻人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6日07:33  深圳特区报

  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各种端午民俗活动多是老年人“唱主角”。民俗专家对此表示忧虑,认为年轻人“缺位”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许多端午民俗的民众认知度和参与度很高,几乎人人吃粽子,家家挂艾蒿。但制作和表演性的民俗活动,都是老年人“唱主角”,有少数中年人参与,年轻人明显“缺位”,不禁让人对民俗传承后继乏人产生忧虑。在端午前夕太原举办的一场包粽子比赛中,参赛者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来观看比赛的人群中倒是有不少年轻人。25岁的观赛者许丽燕说,自己主要是想看一看,了解一下包粽子的过程,但是回家自己做的机会还是不大。

  秭归县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梅云来说,中国民俗文化虽面临保护经费窘迫、挖掘内涵不力等问题,但当务之急要解决的还是人才匮乏。从当地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在老一代人的努力下继承得较好,但缺乏年轻人的学习和参与,“接班人”难觅,民俗文化传承将面临“断层”的危机。屈学专家谭家斌现供职于屈原纪念馆,他说,历史上秭归文化氛围浓厚,明清时期,地方农民诗人自发成立骚坛诗社。可如今,诗社面临“后无来者”的尴尬境地。

  为避免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中国各地都做了不少努力。秭归当地教育部门近期在各中小学开展主题为“传承端午习俗,弘扬屈原爱国精神”活动,让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贵阳市一些小学发起学生学习传统经典,通过诵读、抄写楚辞《离骚》的方式来纪念屈原,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宪建议,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政府结合实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产业,通过创新以现代形式对传统民俗“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核不变的前体下,充分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据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