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维护城市文化尊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6日07:34  解放日报

  文/赵畅

  最近,青岛斥资1400万元将黄县路12号原老舍故居修复成《骆驼祥子》博物馆,这幢欧式小楼唤醒了青岛一段珍贵的文化记忆。想起1934年至1937年,老舍先生在青岛工作了3年。诚如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所言:“老舍的青岛居所对他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老舍是在这里辞去山东大学教职,成为专业作家;第二,老舍最重要的著作《骆驼祥子》在这里诞生,1940年前后,这本书在美国年销售量达到100万册左右;第三,老舍是从这里辗转到达大后方,成为抗日统一战线文化界的领袖。”

  文化是一套历史性发展的社会标准和仪式的系统。这些标准和仪式被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因为在感情上它们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是文化的价值,也是文化的尊严。

  在英国伦敦、利物浦、伯明翰、爱丁堡、曼彻斯特等大城市都设有名人蓝牌,共计900多块,70%设在伦敦繁华区。这些蓝牌由铁质搪瓷制成,上面有6行英文字。第一行字比较大,写着人名。下一行是他的职务、身份,再就是在何领域有何卓越贡献、生卒年月。最后一行是某年某月“在此居住”。英国实施“蓝牌”制的做法,不仅是为了让名人文化走进市民的生活,更是为了还原、放大、升华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尊严。要知道,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在为文化的尊严而战。

  之所以说文化是有尊严的,是因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态度。如果我们对既往的文化采取虚无、否定的态度,亦就是说,我们不能给文化以应有的尊严,那么,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尊重文化,给文化以尊严,对一个城市而言,我们必须用行动来证明,用行动来诠释,并从维护文化细节开始。

  对于青岛市而言,恢复老舍故居或许只是关注城市文化的一个细节。然而,细节最真实,细节最动人。青岛老舍故居的修复开放,更重要的是唤醒了青岛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文化记忆,或可以称之为“国立山东大学”时期。要知道,围绕着“国立山东大学”即现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就有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洪深、沈从文、王统照、萧红、萧军、舒群等许多名人故居。这些名人当年的任教,对于国立山东大学抑或青岛,可谓名流云集,群星璀璨。如今犹存的这些老建筑,因为它们曾经的主人而让青岛的历史显得那样厚重、丰富和迷人。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历史不算长的青岛,因为拥有自我的文化价值、文化尊严而让城市显得底气十足、魅力四射。在有些城市,虽然历史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因为陷入城市化的误区,在热火朝天的“造城”运动中,几乎都是拆旧房、建高楼,毁小巷、拓马路。殊不知,这一拆一毁,拆掉的是城市的人文内涵,毁掉的是城市灵魂。连人文内涵、城市灵魂都没有了,又遑论城市文化价值、文化尊严。

  坚守文化尊严,其实就是坚守文化对非功利性的探求,对真实的关注,对普遍性的向往,这必然要求城市的市民必须选择向文化致敬,尊重文化。城市是人的造化物,是哲学、科学、宗教、艺术共同滋润了城市,创造了城市,发展了城市。要令城市不至于成为独自奔跑的“经济列车”,不至于成为冷冰冰的“水泥堡垒”,那就必须懂得维护文化价值和文化尊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