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望我们走了,花还一样盛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6日07:34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爱铭 张驰

  亲手缝制的香囊,散发着淡淡草香;清冽可口的普洱茶,泡出浓浓味道。这个端午,普陀区洛川学校的益永刚老师在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民族中学度过,感觉格外特别。端午节是拉祜族人种树种花的节日,益老师和他的拉祜学生,在学校一角的“开心农场”里播下花种。 “传说这天把棒头(木杵)插在地里都会生根发芽,希望等我们走了,花还一样盛开。 ”

  来自上海18个区县的近百名老师,在云南一年的支教生涯将画上句号。端午节后不久,就是云南各地的中考。离别在即,几多留恋在心底滋长。

  来自普陀区的5位老师相聚在澜沧民族中学一隅的宿舍里,忆起了初到云南的场景。辗转飞行5小时,到达学校后,他们的第一感觉是惊讶。六七十人挤在一间大教室,90%以上的同学来自偏远农村,靠国家助学金艰难求学。寒暑假学生要帮父母干农活,开学后,手心满是老茧。但孩子们眼中淳朴的求学渴望打动着他们。来自宜川中学的李齐民老师发现,傣族女生刀兰仙课桌上摆了一大堆药,询问得知女孩患有癫痫,药费每周需五六十元,而全家一年的收入仅三四千元。李老师当时就掏出600元递到孩子手里。这几天端午节放假,老师们又联系上海的朋友、同事,资助当地学生。

  端午节后就是中考,学校里迎考气氛紧张。上海老师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活跃气氛,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益永刚老师将多媒体技术搬到民族学生们身边,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远程视频,都非常兴奋。前不久,学生们还通过“视像中国”系统,在与香港的同龄人辩论赛中赢了一场。卢湾区李惠利中学的生物老师郁华是名刚结婚的“80后”研究生,报名到勐海县民族中学支教,担任5个班的生物课,还兼教部分化学课。他让学生饲养蚂蚁一周,以观察动物的行为习惯。学生们纷纷向他报告:蚁群之间有斗争行为、蚂蚁偏好糖类食物……师生互动,乐在其中。

  这个端午,卢湾区清华中学的叶春霆和杨伟定老师,已是第二次在云南度过,因为他们都是二度赴滇支教。杨伟定老师已届退休,四年前曾在勐海县三中支教过一年。去年当听说一位女支教老师生病后,他二话不说,再度出发顶替上岗。女儿要赴美国留学,父女团聚的时间也被一压再压。亲情上虽有遗憾,但支教地的教育变化却让他分外欣喜:当年这里的初中普及率仅有六七成,他跟当地老师一起骑上摩托车,挨家挨户动员孩子上学……随着当地经济逐步好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现已达98%。

  支教云南的上海老师们,一人要教两三个班,每天需批改一百多本作业。不少“小年轻”老师说,跟淳朴善良的当地孩子待了一年,对教师角色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这一年是快乐丰收的一年。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