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高两低” 的粽子 更健康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粽子节。吃粽子虽有一定的禁忌,但只要掌握方法,美味与健康还是可以兼得的,简单地说就是要注意“一高两低”。

  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症状,所以一定要加热后食用。若主料能有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参与”,不仅可增加纤维素的含量,还可减少肠胃负担。

  低油、低热量:肉粽早已成为粽子一族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所以在吃肉粽时要做到荤素搭配、细嚼慢咽。

  有四类人群要慎食粽子。第一是老人和儿童,若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第二是胃肠道疾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糯米,性温滞气,多吃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多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第三是糖尿病患者,粽子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粽等,过量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第四是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因此,吃粽子时最好能适量喝些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多搭配些凉拌青菜、蔬菜清肠,最好还能搭配水果,可降低不适症的发病率;虽然粽子可以冷食,但会比较硬,建议从冰箱拿出来后应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吃。

  (作者系长沙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