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当“奴隶”——吴冠中留下的最宝贵财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00:23  红网

  丁聪,季羡林,华君武……现在,吴冠中先生也去了。大师纷乘黄鹤去,留下我们孤独地跋涉在这个大师荒芜的时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岂不恸哉!6月27日《武汉晨报》吴冠中先生“烧豪华房子”的报道,更使我万千感慨。

  先生作品,市价常以千万、近亿元计。但1991年后,先生开始陆续将不满意的旧作全部烧毁,其数量达到数百幅之多——不是画得太差啊,也不是卖不出去!相反,以先生的功底及盛名,每幅画卖个惊世骇俗的高价,买主们只怕也照样趋之若鹜!这件事被业内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极为形象,也极切合当前社会现实!

  记得此前有某名人说了一句很不顺耳,然而确属实际的话:大学生刚毕业买不起房很正常;立即遭到了举国上下的口诛笔伐。不负责地“辱骂和恐吓”当然很“快意”,但除了“快意”的空虚还有什么?——对于具体的、物质层面的东西,我们是这样汲汲以求,甘于为其“奴役”;相应的,当不了“某奴”便跳起脚来痛斥社会的“不公”,觉得“天下之人莫不有负于我”——我们的社会正在陷入这样的偏执和浮躁!

  也许有人要反驳:吴冠中多的是钱,当然不必和平民老百姓如我们者一样“被迫”当“房奴”呀!但请先看看“有钱”的吴冠中先生过的什么日子?清贫!作为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宠儿”,他脚穿孙儿穿剩下的旅游鞋,花5元钱在路边理发摊理发,住房连同小小的画室从来没有刻意装潢过,最近有工人到吴冠中家换水表,一进门不禁直呼:“哟!现在很难见到水泥地的人家了!”——“君子固穷”,即使富有了也不过于追求物资享受!有钱都不当“房奴”,没有钱更不会当“房奴”!

  当不当物质生活的“奴隶”?原本只和内心的境界以及清洁与否有关,和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又有什么关系?

  身为国宝级大师,拥有亿万计的财富,吴冠中先生仍然甘于过着平民的生活:节俭朴素,怡然自乐——丝毫不受不良社会思潮的诱惑和侵蚀,专注所事,心无旁骛,这,大概就是大师能成为大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世俗的我们,纷纷痛苦万状却又死心塌地地充当“房奴”、“车奴”、“官奴”……生命不息,奴性不死!更无一日内心安宁!再好的生活,也觉得“水深火热”!“苦乐,常常是自己亲手造就”,看看先生,对照我们,这句话是多么贴切!

  其实,即使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像大师一样“出类拔萃”、“功成名就”,单单是为了生活得快乐些,也该学学先生“烧豪华房子”的潇洒!——“烧豪华房子”固然也可以最直接地解读为“精益求精”、“不贻误后人”、“不给后人留话柄”;但最深层的意义,就是去除对物质生活的屈服和“奴性”,还原我们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性天然!这,就是“做人”,这也是先生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经验和财富之一。

稿源:红网 作者:张渤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