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比亚迪门口近百黑摊档成工人“大食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03:20  深圳晚报

  

比亚迪门口近百黑摊档成工人“大食堂”
乱摆卖带来的遍地垃圾。
比亚迪门口近百黑摊档成工人“大食堂”
工人们在小摊档上吃饭。
比亚迪门口近百黑摊档成工人“大食堂”
比亚迪门口像这样的无牌无证乱摆卖饮食摊档规模巨大、数量近百。

  ■本报记者 文/图

  链接 中毒事件回放

  2008年2月23日上午11时许,龙岗宝龙工业区内,比亚迪工厂后门市场,上完晚班来吃早点的65名比亚迪员工出现中毒症状。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住院治疗19人,医学观察42人。随后,该事件被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半个月后,警方确定该案为故意投毒,4名嫌疑人先后被抓获。

  一辆四轮小推车加上两瓶煤气,再摆几张小桌子,就开张做生意了。近日,记者在龙岗街道南约社区比亚迪工厂门口看到,像这样的无牌无证乱摆卖规模巨大,数量近百。这些摆放在路边以及空地上的饮食摊档卫生条件极差,而且每个摊档自带的煤气罐紧挨着络绎不绝的食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08年2月23日上午11时许,龙岗宝龙工业区内,比亚迪工厂后门市场,上完晚班来吃早点的65名比亚迪员工出现中毒症状。其中郑良波和甘洋洋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时隔两年之后,记者再次来到当年事发现场,发现仍有近百家乱摆卖的饮食摊档存在,且生意火爆。随后,记者拨打龙岗街道执法队投诉电话,执法人员一个小时后到场,却未见执法人员下车,只是执法车辆在现场转了一圈之后便离去了。

  现场目击

  早餐时乱摆卖饮食摊档有近百家

  油饼、包子、炸酱面,米粉、河粉、肠粉,这些包含了北方面类和南方粉类的食品,在比亚迪门口的流动餐饮市场上应有尽有,同时还有各地出名的小吃。6月23日清晨6时30分,记者驱车来到龙岗区龙岗街道南约社区比亚迪工厂门口。车辆刚一转弯,摆放于宝坪路两侧的一排特制四轮小推车便映入记者眼帘。再向深处行驶,正对着比亚迪工厂大门的一块空地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热闹的场景:售卖各种餐饮的四轮小推车排成三列,周围的小饭桌旁都坐满了食客。吃完的食客从饭桌之间刚离开,从工厂走出的工人同时成群拥入。

  在距离这个由四轮车组成的餐饮市场不到3米远的地方,一堆西瓜皮横在了记者脚下。一落脚,惊起苍蝇无数,同时一股刺鼻的馊味传来。记者跟着人流挤了进去,小心地在各类饮食摊位间寻找落脚地,逐个摊档细数了一遍,发现包括水果、饮料、食品和香烟在内的各类摊档数量共有65家。这65家乱摆卖摊档集中在比亚迪工厂门口对面的一块空地上,顺着这块空地向北延伸,在宝坪路两侧的人行道上,也沿途摆满了售卖各类食品的四轮车,这些乱摆卖加在一起,数量有近百家。

  在宝坪路靠近比亚迪工厂的一侧,摆在人行道上的四轮车摊档占据了约4米宽道路的三分之二,每家摊档同时在人行道上摆放了供食客吃饭的小餐桌,又占据了一部分道路,以至于留给路人行走的道路空间仅容一人通过。中午下班时间,大量工人从比亚迪工厂中走出,很多行人无法在人行道上行走。于是,大量工人便拥入宝坪路,与路面上的车辆争道而行,险象环生。

  苍蝇爬用手抓食品卫生条件堪忧

  在这个热闹的“市场”中,记者很难站稳,因为脚下到处都是成堆的用过的饭盒和各种吃剩的食品,同时,进进出出的人们从记者四面八方挤来挤去。看到有人从桌旁站起,记者迅速坐了下来,身体还未坐稳,突然身后传来一股推力,记者条件反射用双手抵住了桌面,保持住了身体平衡。可当记者拿起双手时发现,手掌上已经沾满了油渍。

  人群的拥挤加上摊档的明火,“市场”中的空气更显闷热,其中还混合着人的汗味、周围垃圾的馊味和各类食物的香味。见忙碌的老板满头大汗根本顾不上招待客人,记者便自己叫了一份炒米粉。在等待食物的过程中,记者看到,这个摊档背对着记者,特制的四轮车三面都包着铁皮,上面放着煤气灶和炒勺,其余的空位上摆着青菜、鸡蛋、河粉米粉等各类食物。而没有被铁皮包住的空间中,摆着整齐的水桶,里面早已备好的米粉、河粉都泡在水里,水上冒出的部分,有苍蝇正在上面爬来爬去。

  “你的河粉好了。”中年女老板给记者对面的食客端上了一盘炒粉后,便立即转身用双手将掉落在煤气灶周围的垃圾清理掉,然后向炒勺里打了一个鸡蛋,翻炒了两下后,再用双手从台上的米粉堆中抓起米粉扔进炒勺内。整个过程中,记者没有见到该女老板洗过一次手。

  没有了食欲的记者开始坐着仔细观察周围。在记者对面,是一个烙饼的摊位,老板是一位黑面孔的中年男子。他从地上的桶中拿出一块已经揉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分成6份,擀成饼状后,再在每张饼上各放少许肉馅。“喂,帮我照看一下。”做完这些动作后,烙饼的老板跟炒粉的老板打了声招呼后,便挤出人群,小跑至旁边的小山下背对着人群开始小便,回来后也没有洗手,便接着用手做饼。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市场”所在的位置没有电源,每家摊档都没有冰柜等制冷设备。记者的采访从早晨6时30分开始,一直到晚上9时,见到每家摊档所准备的食品都是供一整天所用。一天之中,食物便一直摆放在闷热的空气中。有几家水煮食品的摊档,售卖豆腐、火腿肠和牛杂等食品,这些放在热水中的食物,一煮就是一整天。

  煤气罐就在食客脚边安全隐患大

  在这个“市场”中,每个摊档几乎都是紧挨在一起,给食客准备的餐桌也都是摆在摊档背后,接连在一起,很难分清桌子之间的分界。同时,每个摊位都有两个煤气瓶,紧挨在一起摆放在摊位旁边,一个正在使用,另外一个备用。由于空间小而食客多,接近煤气瓶的食客稍一伸腿,就能碰到煤气瓶。

  从早晨6时30分,一直到下午1时,“市场”中进出的食客络绎不绝,餐桌只要有人离去,便会立即再有人坐下,几乎所有的餐桌都时时坐满着人。接连在一起的65家摊档中,每家摊档摆放着4到6张餐桌,每张餐桌坐着4到8人。坐着的食客加上穿梭于狭窄过道中的人,约有千余人聚集在“市场”中。摊位与摊位之间紧密相连,人与人更是摩肩接踵。由于进入夏季,不仅天气炎热,也会经常下雨,于是各个小摊档便都支起了折叠式的遮阳棚,每个遮阳棚由4个钢架支起,罩在属于各自的餐桌之上,这样就又把食客困在了一起。如果摆放在摊位旁边的煤气瓶发生爆炸,则慌乱逃离的人群极易发生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市场”位于宝坪路的尽头,很多公交车和其他车辆都在这里转弯掉头,同时“市场”入口处的空地上也停满了各种车辆,进出“市场”的食客便在行驶的车辆之间穿梭。

  “偶尔也会来,也就是转一下就走了。”在售卖饮料的摊位上,记者询问老板是否有执法人员来管理过时,老板告诉记者,执法队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之前来过几次,也只是开着车转了转就走了。

  清洁工

  这里的垃圾每天都扫不完

  “我们都快成了他们的专职清洁工了。”老冯今年50多岁,他的儿子在比亚迪工厂上班,来深投奔儿子的老冯看到深圳生活成本较高,便谋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天早晨4点半一直到下午4点半,不停地清扫比亚迪工厂门口的垃圾,可是垃圾仍是扫不完。

  “现在天气热,吃西瓜的人多了。”上午9时20分,看着堆在面前小山似的西瓜皮,老冯用了两个大号垃圾桶,才将西瓜皮装完,将垃圾桶拖到一边后,回来发现原地又已经堆了一层西瓜皮。“今天已经装了14桶垃圾了。”老冯告诉记者,每天运送垃圾的车辆只来一次,每次只能装走6个垃圾桶,所以剩下的垃圾只能堆在一旁,等候第二天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市场”的左侧便是一块长满荒草的空地,距离“市场”不足两米远,接近“市场”边缘的空地上已经堆满了垃圾,有用过的饭盒,有吃剩的饭菜,还有摊档倒进去的潲水。稍一靠近,不仅恶臭难闻,而且蚊蝇成群。而在“市场”的右侧,是一座小山,小山下长着荒草,这里便成了露天的公共厕所,不时有男子到小山下小便。

  老冯清理这个“市场”垃圾已经有4个月时间了。老冯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里,他只见到有执法人员来过4次,其中只有一次执法人员把这些乱摆卖的摊子收走,其余3次都是开车来“吓唬吓唬就走了”。

  比亚迪员工

  人多食堂少吃饭不方便

  “没有别的地方让我们去吃啊!”正在吃蛋炒饭的小许是比亚迪的一名普通工人,是今年年初从老家来到深圳的。他告诉记者,工友们也清楚在这些小摊档上吃饭不卫生,“但是这里吃饭便宜,而且随到随吃。”小许说,因为方便距离又近,所以还是有不少员工愿意到小摊档上来吃东西。“听说过,不过自己小心点应该不会有事的。”对于2008年2月份比亚迪员工食物中毒事件,小许从老员工的口中听说过,但是他和许多工友一样,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到场外的小摊档上吃东西。

  记者从多位比亚迪员工处了解到,比亚迪宝龙厂内有上万名工人,仅有两个食堂,因为人多食堂少,吃饭排队时间很长,而且有时工人下班晚了食堂已停止营业,因此工人不得不选择外出就餐。“也没有别的地方去啊。”小郑是个开朗的女孩,今年20岁。小郑介绍说,她在比亚迪工作将近1年,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出外游玩,所以利用短暂的下班时间与要好的工友到小摊上吃点东西,彼此沟通感情。小郑说,晚上下班时,会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出来到小摊上吃些烧烤,喝点啤酒,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就算是聚餐了,而这也几乎是小郑和朋友们仅有的几项娱乐活动之一。

  “每天纯收入平均有200元吧。”一位售卖烧饼的摊贩介绍说,在“市场”就是看准了比亚迪工厂的市场,员工数量多,周围又没有供员工吃饭的地方,几乎没有竞争。

  随后,记者绕着比亚迪厂区步行了一圈,发现附近都是大型工业区,没有提供比亚迪万余工人吃饭的大型餐饮机构。只有在比亚迪工厂旁有一间小型超市,除了超市中售卖的各种生活用品之外,快餐数量极少。在超市外的一楼,虽然有几间餐饮店,但几乎都是以小食为主的小店,店门口摆放着简易座椅.几间小店加在一起,最多仅能容下20人左右。而且,记者在这几家小店中,也没有见到合法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同时,在比亚迪工厂对面,也有10间餐饮店铺在营业,每间店铺中放着三五张桌子,容纳食客的数量也极其有限.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小店也没有相关合法证照。

  执法部门

  停留20分钟

  未做任何查处

  6月23日下午3时,原地休息了几个小时的摊位又开始复苏起来,每个摊位开始忙活着支遮阳伞,摆放桌子。同时,又开始有新的摊位向这里推来,他们都是来卖宵夜的,有煎豆腐、烧烤等等。“我们会派队员过去处理,但是时间就不清楚了。”下午5时,记者拨通了龙岗街道执法队的投诉电话,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会派队员到现场。随后,记者便在现场等候执法人员的到来。

  当日下午5时20分左右,记者看到“市场”中的摊位开始骚乱起来,每个摊位都开始收拾起物品,有的推着四轮车离开,有的则在原地观望。虽然看到了这一场景,但是记者四处寻找,并未见到有执法人员出现。随后,记者在宝坪路路口找到了引起小贩骚动的原因。一辆车牌以“鄂L”开头的解放牌汽车停在路边,上边站着10余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他们是来收东西的。”记者从撤离的小贩口中得知,每次执法人员来都是带着这些工人清理东西,所以都认识他们。“他们来了,执法队就快来了。”该小贩这样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这辆解放牌汽车来了之后就停放在宝坪路路边,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工人们有的站在车下聊天,有的站在车上喝水,并未采取任何行动。而小商贩们看到这辆汽车和工人后,口耳相传,有的推着四轮车离开,有的收拾好东西后原地观望。一时间,整条宝坪路上布满了撤离的商贩和下班的工人,景象十分壮观。

  有路过这辆车的小贩停了下来,开始与车上的工人聊了起来。工人们说,执法队未到场,他们不能随便收东西,并告诫小贩,当晚不要摆摊了。当日下午6时左右,一辆写有“依法行政”字样的执法车辆赶到了现场。由于当时正在下雨,一位身穿便服的男子从执法车辆中下来,将解放牌汽车上的工人转移到执法车中后,便带着解放汽车朝着“市场”方向开进。两辆车停在“市场”边缘后,执法车辆中的工人们开始纷纷下车,走进了已经没有几家摊位的“市场”中,而记者并未见到有执法人员下车。6时20分,第二辆执法车赶到了现场,与第一辆执法车并排停靠。约10分钟过后,工人们似乎得到了指令,纷纷回到执法车内。随后,两辆执法车带着解放牌汽车,沿着宝坪路开到了路口,停留了大约3分钟后,便离开了。

  从记者拨打投诉电话到执法车辆赶到现场,共用了1个小时时间,之后执法车辆在现场停留了20分钟。记者没有见到任何执法人员下车,也未见到任何乱摆卖小商贩被查处,执法车便离开了现场。

  执法车辆刚一离开,推着四轮车还没有走多远的小商贩便立即掉转车头,又将小推车推了回来,再次回到自己的“地盘”上,重新将收起来的各种物品重新摆好,很快就又支起了摊档,重新开张揽客。没过20分钟,陆陆续续回来的小商贩又搅热了“市场”,开始迎接吃夜宵的顾客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