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沪1462次“绿改红”进京首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03:55  新京报

  

京沪1462次“绿改红”进京首秀
昨日,保洁员正在收拾从“红皮车”上清理下来的垃圾。本报记者 韩萌 摄

  ■ “绿皮车退出京沪线”追踪

  本报讯 昨日10时,京沪线1462次列车“华丽转身”,着橘红“外衣”满载2000名旅客驶入北京站,这也是该次列车由空调车取代绿皮车后首次进京。

  空调列车外表主色调为红色和白色,俗称“红皮车”,新的车底最快时速仍为120公里。由于加装了空调,乘车更舒适,座位也比绿皮车稍柔软舒服。最主要的是,换成空调车烧水做饭都是用电,乘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空调车与绿皮车一样,北京始发时间仍为11时57分,次日10时40分到达上海,票价由88元涨至158元。

  2000名旅客装满17节车厢

  10时整,北京站13站台上,1462次刚一停稳,大批乘客就从车厢内涌了出来。列车员称,没想到换了空调车,还是严重超员,17节车厢节节爆满。变成空调车后多了5节卧铺车厢,这样就有近700名乘客被分流到硬座车厢,因此硬座车厢显得比绿皮车时还挤。

  “终于到了,这钱花得有点冤。”一乘客下车后连喊后悔。乘客周先生说,虽说有了空调,可人似乎更多了,车厢特闷,每一站都要下车透气。也有乘客表示,他们是从河北、天津一带上的车,票价不贵,还有空调,很划算,“这趟车更适合京沪沿线短途出行。”

  车厢均由专业保洁员清扫

  据列车员介绍,1462次变“红”后,乘务员依然是原班人马。以前他们6天跑一次车,改成空调车后列车员编组可能会由原来的6组减少至5组。列车到站后不用自己打扫车厢,由专业的保洁队伍清扫。

  10时10分,1462次列车乘客出站后,30余名身着红T恤的保洁员登上列车,扫垃圾、拖地板,就连车外的扶手都用消毒液清洗了一遍,不到20分钟整趟列车整洁一新。由于列车超员,清理出的垃圾也堆成了小山,保洁员足足运了两三轮车。

  铁路提速进程

  1997年4月

  中国铁路提速战略拉开序幕,首次开行快速列车和夕发朝至列车。

  1998年10月

  中国铁路第二次提速调图实施,快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160公里。

  2000年10月

  中国铁路第三次提速在陇海、兰新、京九、浙赣线实施,全国铁路提速线路延展里程接近一万公里。

  2001年10月

  中国铁路第四次提速调图开始实施,提速重点区段为京九线、浙赣线、哈大线等。

  2004年4月

  中国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北京至武昌、西安,西安至上海特快列车旅行时间分别压缩102分钟、123分钟和40分钟。

  2007年

  第六次大提速后,“和谐号”动车组驶入北京人的生活。

  2008年8月

  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将铁路带入了高铁时代。

  ■ 讲述

  30年前乘绿皮车晚上摸黑

  在众多老乘客及列车员眼中,告别绿皮车虽然恋恋不舍,但他们深知,铁路“高速时代”已是必然趋势。

  1462次列车上的一名列车员曾是黑龙江的上海知青,59岁。他用上海话说,“文革”期间上山下乡,坐绿皮车已经算是好的了,但条件还没有现在的绿皮车好。改革开放前绿皮车里面是硬板座,还要储备大量的煤,夏天车厢热得简直就是个火炉,车顶上没有电灯,一样东西都没有,除了行李架就是光铁皮,晚上摸黑。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加装了电灯、电风扇,座位改掉,条件也好了,虽然还是绿皮车,但冬天用煤可以供暖,夏天有电风扇。

  ■ 回顾

  从绿皮车到“高铁时代”

  到2012年,我国将有1.3万公里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投入运营,其中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的有8000公里。然而回望上个世纪50年代,列车还只是时速30公里的绿皮车。

  据北京铁路局有关人士介绍,北京铁路局建立之初,全局接管的客车有680辆,多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老机车,设备陈旧。1953年北京铁路局建局后,逐渐开始淘汰旧车型,配备我国自己制造的客车,列车的条件慢慢改善。车厢里装上了摆头电扇和暖气,再后来卧铺车厢里安装了空调。但不管怎么变,车身的颜色依然是绿色,所以被人们称为“绿皮车”。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火车越跑越快。1997年,中国铁路开始第一次大提速。那一次,京广、京沪、京哈3大干线全面提速,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公里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而此前,在京津铁路上运行的全国首列25B型双层空调客车,最高时速仅能达到120公里。

  此后的七八年里,铁路又实行了4次大面积提速。到了2007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和谐号动车组驶入了北京人的生活。2008年8月1日,时速30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更是将铁路带入了高铁时代。

  列车的编次也在不断改变,从K字头、T字头、Z字头到D字头,通过每一次改变,乘客感受到的是中国铁路全面提速,“高铁时代”已经来临。

  ■ 相关新闻

  京沪穗绿皮车7月起全淘汰

  本报讯 昨日,北京铁路局副局长刘瑞扬透露,按照铁道部部署,从7月1日起,进京、进沪、进穗(广州)3地使用的绿皮车将全部更换为空调车。

  刘瑞扬表示,随着这些绿皮车的淘汰,目前只有北京铁路局管内剩下几对绿皮车,主要是北京至承德、涞水等短途线路上。下一步,铁路部门还将对北京铁路局管内的绿皮车逐步更换。

  据悉,此次涉及北京铁路局始发终到的淘汰绿皮车有以下7对,此外还将淘汰两对过路列车。

  北京至太原6095/6次

  北京至上海1461/2次

  北京至银川K885/6次

  北京西至赤峰2621/2次

  北京至重庆K619/20次

  北京至齐齐哈尔1801/2次

  北京至包头1115/6次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刘泽宁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