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近百旅客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04:22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百旅客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
游客在为百年老树拍照。
近百旅客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
导游伍时叶老人。
近百旅客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
站在古老的拱桥上,导游在给游客介绍拱桥的悠久历史。
近百旅客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
好开心,下次组团还来!

  “探秘佛山尘世美”首团上周六发团

  7月初第二站三水“感受渔人生活”团也将出发

  文/图 记者曾毅、陈枫

  这是位于顺德古朗村,一条有600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道,村道最东边是一座晚清时期的祠堂,紧接着是清朝中期的祠堂,再往下走30米,居然是一座明朝末期的祠堂。三座不同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伍氏祠堂集中在一条短短的村道上,上周六上午让近100名来自禅城、南海各地的游客啧啧称奇,纷纷举起相机拍摄,并对导游问个不停。

  古朗村只是《探秘佛山尘世美》报道引发市民主动组团的第一站,接下来的7月初,第二站三水“感受渔人生活”团也将出发。佛山的尘世美之面纱已被揭开,让我们共同去发现其中之美吧!

  第一站

  顺德古朗村

  多间旅行社抢开“尘世美团”

  来自禅城的熊阿姨当时看了本报《探秘佛山尘世美》古朗村篇就大感兴趣,“我还给朋友看,说佛山还有那么美丽和不为人知的地方,如果能亲自去看一看就好了。”当获悉佛山国旅针对本报报道组织了“尘世美旅行团”第一站古朗后,立刻拉上5个好姐妹,一共6人前往旅行社报名。

  而来自南海的陈老先生,则是另外一种情怀,“其实像古朗村这样的村庄,在以前佛山地区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但现在城市化发展太快,我看到《广州日报》的报道,真不敢相信还有一个保存古迹那么好的地方。”

  本报《探秘佛山尘世美》系列报道陆续出街后,立刻被佛山当地多家嗅觉敏锐的旅行社发现了,不少旅行社派工作人员来本报了解报道情况,希望把这些美丽的“尘世美”路线、景点、食宿等情况尽早摸清楚。

  佛山国旅在数周前派出专人前往顺德古朗村踩点,发现实际景色与本报报道完全一致后,立刻坚定了开团的决心。

  而佛山国旅开团速度之快,甚至连“专业导游”也没有及时配备。在本报的联系与旅行社的共同努力下,古朗村派出了最熟悉古村历史的伍时叶老人担当导游,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认出罕见“东京木”老人连赞“不简单”

  当天,伍时叶带着80多位旅客,游玩了百岁坊、圣旨坊等古迹,直到来到其中一座伍氏祠堂时,才向各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其实我们是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后人,2000多年前祖先第一批移民先来到台山斗洞,600多年前来到顺德古朗建村,我算是伍子胥第一百代后人了。”历史名人的后人担任导游,旅客们不禁大呼惊奇:“怪不得村内有那么多古迹,怪不得伍叔有那么多历史典故,做导游像一个说书先生一样。”

  此次大型旅行团,以50多岁的市民为主,但记者随团发现其中有数位已近70岁的老人,虽然步履缓慢,但一直兴趣盎然。当来到顺德重点保护单位“漱南伍公祠”时,这座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的古老祠堂,大部分附属物已显凋落,这几位老人却突然眼中闪出光芒,不断向导游询问具体情况,并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还挂在祠堂中的古龙舟。临走时,还发现了祠堂的数根大主梁,居然是来自广东人所说的“东京湾”(即“北部湾”)的“东京木”!“五大珍贵红木之一啊,而且是最罕见的‘东京木’,古朗村不简单,不简单!”老人家给出了由衷的赞叹。

  一位来自禅城的陈老先生还兴奋地拨通了朋友手机,“我在古朗村啊!古朗美不美?当然美,我现在走的石板路所用的石板,可是300年前村里人从缅甸、云南专程运来的呢!”陈老先生一路走一路惊叹。

  识货师奶

  买大包“花生麸”当手信

  古朗村毕竟是第一次迎接如此大的旅行团,除了导游伍叔外,村民在初见旅行团时都觉得惊奇,之后就恢复正常的生活。不过团友们却惊喜地发现,古村不仅保留了大量古迹和古建筑,连数十年前的商业建筑都保留了下来。

  一群来自南海的阿姨们,发现村口集市还有一个“供销社”,里面还卖着30年前的花布,一时禁不住冲进店中感慨万千:“当年我们知青下乡时,商店就卖着这些花布,当年哪里买得起啊?想不到几十年了,这条古村还有得卖!”

  没有各种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店,古老商店却成为师奶们的最爱,在一间有30年历史的榨花生油店,不少识货的阿姨都买了一大包“花生麸”,正当团里的年轻人大为疑惑时,阿姨解释道:“这些榨花生剩下的花生麸,外面可买不到,种花可是一流的绿色肥料啊!”

  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游历完3个小时后,天空突然又下起大雨,临近中午,此次古朗之行终于到了尾声。伍叔在旅游大巴处,送一个又一个团友上车,其中年轻人问道:“伍叔,村里的古迹全部看完了吧?”“哪里,还有很多没有看呢,但时间紧,不带你们去了。”

  “那不行了,下次组团,我们还要来!”团友们在车内齐声欢呼道。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