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舆论“围攻”的未必是平主任个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9日15:56  国际在线

  “平主任被人肉了,有人举牌要其走人、接匿名电话、精神恍惚、不敢回家、妻子哭泣、孩子不能上学。”———近日在江西采访抗洪的央视主播李小萌,昨天早上发了这样一条微博。(6月29日新民网)

  官员接受一次电视采访,竟至于此,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肯定都没料到。其实舆论一边围攻平主任的套话,一边也不乏理性地指出,平主任不过是个“顶包”的——官话套话本是一种现象,绝不只有他平主任一人在讲;而网民和当地市民明知这个道理,仍不依不饶,这种情绪肯定就不是冲着平主任一个人来的。平主任的“遭遇”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前几日被网民晒在网上的“咆哮哥”,和平主任的情形差不多,如果政府机关里只有一个“哥”是“咆哮”的,网民们应该不会动那么大的肝火吧?

  正因为公众不满的是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而平日里又难找到宣泄的机会,那么一旦有人撞在枪口上,招来的“子弹”便是雨点般了,是与不是?

  现行体制中,官员的任免与监管权,主要在上级手里;执政理念中虽一直主张公众监督权利,但现实情境下,公众监督的实现却是艰难的。而越是缺少公众监督,官员和政府机构身上的“毛病”注定就越多,公众的不满也越多。如果公众的不满不能够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宣泄,那么一旦偶然出现可以宣泄的口子,板砖也注定将是成片的,雨点般的。平主任,“咆哮哥”,不幸地被定格在这种偶然出现的“口子”上,接下来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依不饶地誓将平主任们拍个死去活来,对他们个人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他们不该完全承担,也承担不了某些积弊的责任;而因为平主任他们遭受了某种不公,就回过头来抱怨网民的不理性、缺乏宽泛,那则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忽视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古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用于在这里未必恰当,但如何避免使公众心里的牢骚累积成“川”,平主任的遭遇或是可资反思的。

  平主任“因言获罪”,不管说“有家不能回”、“孩子不能上学”的情况是否夸张,他的遭遇都是善良的人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常言说“矫枉需过正”,如果公众舆论对于套话官话,乃至官僚作风的“过正”之矫,能够触动一点体制内被视为平常而又十分顽固的弊端,那么我们就不能否定“围攻平主任”和“狂拍咆哮哥”的积极意义。关键是我们要看清楚,网民或公众“围攻”的不仅仅是某些官员个人。

  公众“围攻”若成常态,宣泄的渠道若是畅通的,公众的不满情绪应该不至于栓塞,甚至成“川”,也就不会有这般的“井喷”和“惨烈”了吧?(马涤明)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