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路科技市场门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05:54  郑州晚报

  

文化路科技市场门前
文化路原白庙村口,车辆违规变向、人群随意穿行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

  文化路科技市场门前

  人流见缝插针,无孔不入

  本报昨日5个版推出《治堵郑州》系列报道后,不断有市民来电,为治理拥堵献计献策。很多市民提出,除了硬件设施不健全、规划不合理造成的拥堵外,有不少拥堵地段是人为产生的。如果不文明行驶的人少一些,拥堵完全可以避免。

  晚报记者 吴泳 实习记者 石明顺/文晚报记者 白韬/图

  类型一

  人流扰乱车流,文化路科技市场,穿街小拖车造成拥堵

  文化路科技市场一带,是市民熟知的易堵地段。6月24日,市场北边的东风路下穿隧道试运行,此前在文化路与东风路交叉口,四通八达的过街天桥也已投入使用。

  附近居民介绍,该路口原来的拥堵因此得到很大缓解,特别明显的是东西向车流。然而南北向的文化路上,交通压力依然很大。

  6月26日,有网友发帖抱怨说,文化路上的拥堵缓解仍不明显。他周六上午乘车经过该处,从文化路农业路交叉口北行到东风路口,二三公里的路走了半个小时。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文化路科技市场附近。

  下午4点30分,晚高峰尚未来临。市场北边的文化路与东风路交叉口,4个方向的车流都在有序行驶,并未出现拥堵。

  郁闷的是,本来正常行驶的车流一到科技市场附近,便梗阻起来。

  在科技市场西门前,南向的车流向北排着约100米的长队,蜗牛般走走停停,这与通过东风路口时的酣畅,形成鲜明对比。

  正常行驶的车流,正是被横穿马路的人流拦腰切断。人流2/3以上是拖着小拖车的商户。很多小拖车急着过马路,还没踩上斑马线,就拥上快车道,和南北车流抢道。

  下午4点30分~45分,每隔1、2分钟,扎堆的小拖车就会将车流阻断。几名南北通行的司机焦躁地按起喇叭。

  附近居民魏先生说,特别是每天早晚高峰期,经过该路段的上班族和有车族都堵得发狂。“大家都在赶时间。短短几百米的路,要走10分钟甚至20分钟以上”。

  魏先生总结这些小拖车的特点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硬生生将正常行驶的车流逼停在原处。他们还潮水一般一浪接一浪,从早8点到晚7点,几乎没见停过。

  交警观点 对此,在文化路与东风路交叉口执勤的市交警五大队民警认为: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客观原因是,该段路东是科技市场的主市场,路西是电子大厦等密集的营业点和仓库。两边的商户来回运货,势必不停穿梭文化路。

  市民建议 魏先生认为,这里的拥堵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只要路两边的商户不任意横穿马路,拥堵就能得到很大缓解。

  观点一:在该处设置红绿灯 增加交警和协管员疏导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使横穿马路的小拖车和人流变得更有秩序。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此处北边不远处就是东风路口红绿灯,这里再添设一个,不太科学,也人为延长了通行时间。

  观点二:彻底取消过街斑马线 修建下穿隧道

  市民周先生等人认为,不如将市场西门前的过街斑马线彻底取消,严禁行人和小拖车在路面上穿行。同时修建下穿人行通道,使行人、小拖车和非机动车都能通过。这样东西向的人流和南北向的车流就不再交叉,拥堵自然消失。

  类型二

  左转调头造成拥堵,文化路原白庙村口,5分钟19辆车调头

  同样在文化路上,科技市场南边不到500米处,又是一个拥堵点。这就是原白庙村口。

  这里路中央的隔离栏拆开约20米,路面上,东西向的斑马线还依稀可见。

  市民彭女士来电说:科技市场门前的拥堵点就够窝心了,可南边没多远,又添一堵。

  原来,文化路上很多南行车辆在这儿左转调头。

  昨日下午4点20~25分,仅5分钟,就有19辆车在这儿左转调头,平均每分钟近4辆。路东的白庙村已经搬迁,文化路与东风路交叉口也允许左转,为何还有这么多车在这儿左转调头?司机张先生介绍说,很多车都是从北边过来,要到路东的科技市场去,只好在这儿就近调头了。此外,附近路西的商户和居民要驾车往北行驶,也需要在此调头。

  交警观点 对此,附近交警分析说:这个出口已存在多年,以前是为方便白庙村居民和科技市场商户出行而设置的。设计时并未禁止左转,因此一直沿袭到现在。

  如果现在将该出口封死,拥堵自然会缓解。但这对科技市场商户和消费者会造成不便,北边来的车辆不得不绕远路驶入科技市场。

  市民建议 市民周先生认为,这里拥堵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区域的路网不发达。在东风路与农业路之间缺乏横贯东西的道路。车流很难分流,只好都扎堆到文化路、花园路、农业路、东风路这些少数道路上。

  如果附近能形成行政区那样棋盘式四通八达的路网,再进行科学交通规划,拥堵就能得到很大缓解。

  治堵郑州 你的见解少不了

  治堵郑州,政府在行动,市民在参与。您身边还有啥样的拥堵点?您认为怎样才能科学解决?您对缓解郑州拥堵有何建议?欢迎拨打本报热线67659999继续讨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