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年援建,是在“特殊党校”深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07:49  东方网-文汇报

  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指挥部的34名干部和1万多名上海援建者,在这个夏天迎来了丰收——“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郑重承诺,即将实现:117个援建项目,绝大多数业已完工,震后重生的都江堰焕然一新。

  在这汗水浸泡的两年多里,上海援建者们克服了种种艰辛:从余震的威胁,到气候的不适应,再到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折磨……是精神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一笔笔写下这份出色答卷。

  “两年的援建过程,就是在一所‘特殊党校’里深造。心中有人民、心中有党旗,这是支撑我们所有援建者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最大力量。”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总指挥薛潮的这番话,听来令人感奋。

  同甘共苦,可不只是嘴上说说的

  谈起两年援建中经历的风风雨雨,援建指挥部联络后勤组党支部书记俞斌感触很深。他说,如果把抗震救灾比作百米冲刺,那么灾后援建就堪称跑一场马拉松。要在漫长的进程中,让整个队伍始终保持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冲劲,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最可靠有力的保障。

  中建八局有限公司都江堰市壹街区项目经理陈磊告诉记者,作为上海援建都江堰全部项目中的收官之作,壹街区工程量大、工期紧、关注度高,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陈磊回忆道,今年春节前,正是壹街区56栋单体建筑全面封顶的关键时刻。就在最晚开工的F08单体屋面浇筑的那个夜晚,都江堰下起瓢泼大雨,有些工人不免情绪波动。他得知情况,立即端着热水和工作餐,冒雨来到F08单体的楼顶。

  “工友们一下子感动了,说‘你先回去吧,我们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但我怎么能走?”陈磊说,工人们在冷雨中劳作,自己身为党员干部却躲回屋里,算怎么回事!同甘共苦,可不只是嘴上说说的。他留在现场,和大家一起为这最后一栋单体封顶。至此,壹街区工程的一个重要节点按时完成。

  每个“外号”后面,都有动人故事

  无论党员还是非党员,参与援建的建设者都对“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有了新的认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都江堰指挥部党总支书记朱建华,说起他的感悟。

  2008年10月,在党支部组织下,建科院在都江堰援建的34名新老党员,举行了一个特殊的仪式,大家再次举起右拳,齐声诵读“入党誓词”。“许多党员告诉我,这次重温,和当初入党时宣誓的感觉,相同又有不同,一样严肃庄重,但多了热血沸腾的激情,因为此刻我们是在冲锋陷阵!”大家都说,援建都江堰如同走上了打硬仗的战场,实践自己“终身奋斗”的誓言,更待何时。

  今年春节前,负责援建项目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蒲虹公路建设的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副总指挥、虹口区段负责人王云恺,在下山开会途中突然晕倒。他被逼着回上海做了全面检查。在排除了患绝症的可能之后,王云恺立即赶回高山峻岭中的施工现场。他告诉记者,只要不得癌,就要坚持到任务胜利完成。“幸福家园”二期项目年轻的预算员唐耀华,为了在工程单体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确保进度,“自作主张”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挤出4000元,买回预算软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故事,在援建一线,随处可以听到。“精钢老大”、“拼命三郎”、“黑脸包公”、“完美主义者”,不少援建者被同伴送上“外号”,每个“外号”后面,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

  “生活可以单调,但不能没有情调”

  来自上海城投开发总公司的对口支援灾后重建都江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瑟澜,兼任都江堰援建城投项目党支部书记。除了被大家送了个“前线书记”的美称,同伴们还爱引用他的一句“名言”:“生活可以单调,但不能没有情调和格调。”

  “城投公司来都江堰的一共才10个人,却管着117个项目的所有投资,压力很大!”王瑟澜说,保证所有员工在援建全过程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是他这个党支部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在工作之余,他组织大家爬山减压;在开“夜总会”(夜里总是开会)时,他端上托朋友从上海带来的优质咖啡和高山乌龙茶;年关将近,他领着种下8棵桂花树,留下纪念和思念……

  一名年轻经理,因为任务重,在一次检查中又被指出了一些不足,闹了点小情绪。年轻人抱怨,自己带的团队,成员平均年龄才25岁,工作繁重、收入不高,“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王瑟澜感到,关心同伴,除了减压,也要帮他们“增压”——提升精神状态。当天,他和那位经理谈了半个多小时,说了一段让对方深受触动的话:“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不能给你们加工资、发奖状,但我想告诉你,这样的锻炼经历,比待遇和荣誉都要珍贵许多!”随后几个月,他尽己所能帮助这个年轻团队,不断沟通交流。当建设项目按期、按质完成,大家都为自己亲手创下的成就由衷自豪。

  “作为一名党员,没有什么比组织信任更宝贵;作为一名干部,没有什么比事业重托更重要;作为上海援建者,没有什么比两地人民的期望更崇高。”援建总指挥薛潮,如此总结援建者们精神力量的源泉。这样的精神力量,在每位援建者身上都能清晰感受。

  本报特派记者袁祺(本报都江堰6月29日专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