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善待作文奇才,善待“逞才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30日10:07  东方早报

  周泽雄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至于弱冠,不明犍状。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识豜豭……”(音、义见文尾“编者按”)

  这不是最新考古出土的上古佚诗,而是今年江苏高考考生王云飞同学的高考作文。全文近800字,遣词造句极尽生僻古奥,把阅卷老师个个看得抓耳挠腮,怔忡莫名。令人抚掌叹赏的是,细玩文意,文章还紧扣了《绿色生活》的命题,言内言外,多少扑闪出家国之念、黍离之悲、绿色之想和归隐之思,殊为难得。

  “不仅普通阅卷老师不认识、看不懂,”南京市语文基础知识阅卷组组长、古典文献学专家吴新江先生对记者说,“就连我这个教古典文献的老师,也不全懂,有些见过但没用过,还有四五十个古字根本不认识。回去后我查阅资料,做了注释,光注释就写了满满4页!”最终,经集体评议,阅卷组对这篇奇文给了高分。

  这个结果是我乐见的。最近几年,每当高考结束,总有几篇奇特作文惹动媒体的争议。看待此事,不妨话分两头。就考生这一头来说,我“一百年不动摇”地希望个性学生越来越多,因为它表明,虽然应试教育的魔咒还没有解除之象,但考生的写作头脑并未悉数遭到驯化,仍有个别心怀不羁之念的学生,放胆一试,即使有可能判为“零分”,也执意要在高考这个重量级竞技场上,一展真喉,恃才傲物一回。

  这么说的前提,只是尊重作文的特殊性,我无意将它扩展到其他学科。由于作为写作更高荣耀的“别出心裁”和“别具一格”,技术上难以纳入作文评分的奖励体系。相反,落入惩罚体系的危险,倒始终存在,结果遂颇为讽刺:现行评分方式竭力卫护的公正性,竟然只有在学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之时,才有望最大限度地得到体现,一旦考生心存一鸣惊人之念,即可能横遭不测,致使考分一落千丈。可站在写作角度,有此“一鸣惊人”之想的学生,又是多么可贵!这是作文评分命定的悲哀,不独今日如此,古代科举场上的蟾宫折桂手,也从来不等于文学上的斫轮老手;倒是文学高手沦为落第秀才,更像是一种常态。

  这便要回到“话分两头”的另一头,即作为阅卷老师,遇到一篇笔墨别致、观点异样的作文时,该当如何?我以为,虽然老师多半不是伯乐,但这不构成他们扼杀良驹的理由。至少,他们应该心生预警,小心从事,以便在不违背公正的前提下,优先斟酌法外开恩的可能性。南京市阅卷老师的做法相当可取:那位老师尽管看得迷迷瞪瞪,但还是坚持把这篇“出土古文”交给“怀疑组”,由专家们审慎评议。相形之下,我不时在网络上看到的若干高考“零分”作文,其评分理由之粗暴,使人不禁要想:相对于学生作文的格式化和虚假化,语文教员阶层的平庸化和反智化,或许是一个更为触目的现实。

  不过,就眼前这篇作文而言,它虽然有着足够充盈的奇异性,我却不敢肯定作者具备同样骄人的写作才能。确切地说,这位考生目前只是娴熟地表演了运用冷僻古汉语词汇的能耐,该能耐得之固然不易,与写作才能毕竟不是一回事。作为读者,我们好像不好意思相信:一篇文字极尽艰涩之能事的辞章,其意味有可能是稀松平常的。

  我们稍不留神即可能将文字的古奥与思想的深刻混为一谈,其实,未必。这篇看上去如此难得的作文,似乎也是如此,若把它译成白话文,那寄存在生字僻典里的丰饶意味,有可能失却大半。

  有一说一,我在这篇作文里看到的,除了罕见的古汉语资质,主要便是一种逞才欲了。逞才欲是优点,至少对年轻人是如此;年纪轻轻却不知逞才,那才叫暴殄天物呢,且不说大人物也有此爱好,如荷兰16世纪著名哲学家伊拉斯谟,读小学时即恣意逞才,逼得他的拉丁语教师写信对他说:“万一你再写这样典雅的信,请加上注解吧。”再则,就算我因为眼拙而暂时看不出这位学生的写作异秉,我仍然可以期待他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古汉语专家,一位学术上的大人物。

  哦,听说考生王云飞报考的是理科。这也不坏。何谓“前途未可限量”?这就是了。(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编者按:“呱呱小儿,但饮牛湩(读音dòng), 至于弱冠,不明犍(读音jiān)状。佌(读音cǐ)佌之豚,日食其羓(读音bā)。洎(读音jì)其成立,未识豜(读音jiān)豭(读音jiā)……”译为:初生小孩,只知喝牛的奶;到二十岁,不知牛的形状。肥壮的猪,每天吃它的肉;到了成年,不能分辨公母……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