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月亮粑粑》里该学什么

  

《月亮粑粑》里该学什么

  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学习《月亮粑粑》。周辉霞 摄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念起这支民谣,很多长沙人会想起夏夜和爷爷奶奶一边消夏赏月一边朗朗吟诵的情景。在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月亮粑粑》成了孩子们的一堂课。老师在30分钟的课堂上,该让孩子们学习到什么,近十名老师围绕这堂课的设计,探究了近两个小时。争议的焦点是,老师在这堂课中是侧重让孩子了解民谣的韵律和韵脚等知识点,还是侧重让孩子通过学习感受到民谣这种文化载体的趣味,让孩子们对更多的民谣产生兴趣。知识的学习是重点?还是兴趣和价值观的引导培养是重点?这种探讨很有趣。幼儿教育特别是艺术特色教育如何做减法,我们应当对这种热现象进行冷静思考。

  孩子学艺家长看重技能

  在省文化厅艺术幼儿园五楼教室里,上课的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十来名孩子环成半月形,围着主课老师。投影屏幕上是特意制作的谱了曲的儿歌版《月亮粑粑》,老师还根据民谣的内容,打印了绣花、青蛙、和尚等彩色图片作为教具。

  主课老师试图在教学中让孩子们了解,长沙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意义转换,将“蛤蟆”和“青蛙”的意思进行了解释,在念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孩子们相应举起与民谣中描写的事物相一致的图片,了解民谣中韵脚所在、韵律所在,以记住这首民谣。

  让幼儿园的孩子认识民谣的韵律和韵脚,是否合适成为这堂课的重点?试教课后,老师们围绕这一点探讨开来。按照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内容,目前幼儿园的教学包括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侧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锻炼他们的生活能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则是更高年龄阶段学习的内容。

  但在幼儿教育市场上,特色、特长教育似乎更容易吸引家长的眼球。家住芙蓉区的李小姐一直在家附近的两所幼儿园之间徘徊:一所幼儿园没有推出特色、特长教育;一所在正常教学之外,还开设了艺体方面的特色班。她最终选择了后者,理由是,现在家长都恨不能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不学,别人学,起跑线就不一样了。

  幼儿教育老师当重兴趣培养

  专家认为削减幼儿艺术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回归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本位,着眼于儿童认知能力,让孩子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培养创造力,在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热的当下,这种冷静的思考显得难能可贵。

  幼儿教育专家张建国教授分析认为,家长对于孩子知识学习的量化,幼儿学习小学化倾向,众多幼儿园老师在施教时,自觉或不自觉被家长、社会牵着鼻子走。作为教育最初期的幼儿教育,往往注重孩子学会了什么,而忽视了给孩子带来了什么,这堂民谣课的探讨过程值得更多的幼儿园借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