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菅直人要用新经济学打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3日04:11  大众网-大众日报

  日本新首相菅直人上台后,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经济、强大的财政和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堪称“菅直人新经济学”,备受世界瞩目。

  菅直人政府力主改革,放松管制,借助市场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主张面向中国等开放“赴日就医签证”,吸引海外患者,创造“医疗出口产业”。

  菅直人亲自挂帅的国家战略项目委员会,制定了“外交促销程序”,力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标锁定亚洲的核电、环保、水资源及“水道商业”项目。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军红

  日本民主党新首相菅直人上台后,提出要建设“强大的经济、强大的财政和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力求经济、财政和社会均衡发展,堪称“菅直人新经济学”,备受世界瞩目。但面对膨大的政府债务和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矛盾,如何将之落实为执政实践,似乎并不简单。

  推出新战略重振日本经济

  为确保参院选举胜利,构建执政基础,菅直人领导的民主党提出了新版“政治公约”,出台“中期财政框架”和“新经济增长战略”,主张“财政、经济并立发展”。其政策基调重归“健全财政”倾向。

  作为新经济增长战略的支柱,民主党政府主张以亚洲市场为重点,以吸引外资为手段,以降低法人税率为杠杆,拉动就业,振兴经济,实现财政“有效增收”,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新经济增长战略设定了包括环境、能源和健康等7个重点领域,21项“国家战略项目”。其核心政策是,对外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对内降低法人税率,促进民间储蓄转化为现实投资。目标是吸引跨国公司将亚洲总部设在日本,力争到2020年实现对日投资倍增,就业岗位由现行的75 万人增至200万人。

  给企业减负开拓对华新产业

  为促进日本企业扩大对内投资,民主党政府承诺将法人税率降至“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日本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迄今,日本企业的法人税率高达40%左右,在发达国家中最高,导致日本企业不断外逃,国内产业空心化,就业岗位不足。对此,日本经团联等产业组织曾一再要求政府改革税制,促进企业回归,完善产业结构。但二战后,高税率一直是政府“取高补低”,纠正扭曲,维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利器。税制改革直系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历来是日本政治的大难题,从未落实。菅直人上台后,大胆提出“以阁僚协议文件”方式落实税制改革,通过降低法人税率,刺激企业投资,促进储蓄转为投资,扩大税基,实现财政“有效增收”。

  同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菅直人政府拟通过放松管制,开放医保,刺激尖端医疗技术临床化,扩大医保、护理等新型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扩大经济规模。目前,日本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4%,进入典型的“老龄社会”,迎来劳动人口绝对减少的时代,创新钝化,经济缺乏活力,竞争力下降。面对新兴国经济崛起,日本的世界级经济大国地位难保。对此,菅直人政府力主改革,放松管制,借助市场机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缓解社会矛盾,甚至主张面向中国等开放“赴日就医签证”,吸引海外患者,创造“医疗出口产业”。

  外交促销力夺亚洲各大项目

  针对金融海啸后亚洲经济一枝独秀的新形势,菅直人政府提出“促进基础设施出口战略”,设立首相挂帅的“国家战略项目委员会”,制定“外交促销程序”,力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标锁定亚洲的核电、环保、水资源及“水道商业”项目。

  2009年底,鸠山政府就仿照池田勇人的“所得倍增计划”,推出了“新经济增长战略”,提出“亚洲开放立国论”,将“亚洲市场”视为日本经济“第三次崛起”的基地。今年3月底,在日本政府主导下,“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和东盟秘书处,联合设计了“亚洲综合开发”草案,计划到2020年,以“东盟+中日韩+澳新印”为范围,建设包括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等在内的 650 个大项目,总事业费将达2000亿美元。目的是推动以东盟、印度为核心的“东亚国际产业分工体系”。

  该计划完成后,将在以东盟为中心的广泛地区内形成涵盖10亿人口的大市场,到2020年,实现区内生产总值倍增。

  金融危机后,日本依托亚洲,取得了积极的经济复苏,为经济全面转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和发展空间。截至2009年9月,日本对亚洲的出口占比已高达57% ,刷新了可比的197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而2008 年底,日本对亚洲的直接投资收益率高达12% ,约为同期对欧美投资的2倍。今年3 月,中国贸易6年来首次出现赤字,规模为72.4亿美元,而其中,对日贸易赤字高达 65.3亿美元,约占90%。这与日本危机后大举对华扩张出口有直接联系。

  今后,随着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到来,日本产品在亚洲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金融危机后,日本产品、投资对亚洲的转移,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对亚洲依存意义,逐渐升级为对亚洲产业和分工体系的渗透与控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