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济军心外专家独创全新“治心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3日05:01  舜网-济南时报

  时报7月2日讯 (通讯员傅军 乜玉英)本报今天A11版刊发了《三岁娃娃“心生”》的图片新闻,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专家们的这项新技术,记者今天进行了深入采访。据了解,这个手术是在心外科专家乔彬教授带领下,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一种全新手术方法——— “保留搏动性前向血流改良双侧格林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功能性单心室)并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他们应用这项全新技术完成的第40例手术。这40例成功手术是历经两年随访且临床效果良好后首次公开报道,这标志着我国心脏外科领域领先世界的一项科研成果的诞生。

  在心脏外科领域,传统格林术是1958年意大利Carlou.CA与美国的Glenn.WW教授先后应用临床。 1972年意大利Gaetano.Azzolina.MD教授对此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又称“双向格林术”。该方法延用至今近40年没有改变。然而,在临床手术过程中,这种手术方法对于治疗功能性单心室这一类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仍有诸多难题急需破解。济南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乔彬教授,近十年来带领他的团队在积累丰富的临床手术经验基础上,认真回顾20多年来国内外应用传统双向格林手术治疗病人文献发现,该手术方法仍然存在不足:第一是不符合正常人血流动力学生理,两条静脉汇成一条进入肺动脉;第二是进入肺动脉血流方向和数量不定,造成肺部血液分布不均匀,一侧过多,一侧减少,导致肺血管发育受影响;第三是术后缺氧症状改善不够理想,活动耐力增加不明显;第四是有胸腔积液动静脉瘘并发症,要接受再次手术。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乔彬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经过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反复修改手术设计方案,这种“保留搏动性前向血流改良双侧格林术”全新的手术方式终于研究成功,并于2008年底应用临床。该项新技术主要优点有:第一、更接近正常人血流生理,将两条静脉分开,使血液分别进入左、右肺部;第二、血流方向和数量相对衡定,两侧肺部血液分布均匀,促进肺血管发育;第三、术后青紫缺氧情况优于传统手术,血氧饱和度超过85%。该项新技术的应用,使手术适应症放宽,挽救更多的重症病人,手术风险降低,避免了二次手术,费用减少。截至目前,使用新的术法已成功完成手术40例,病人全部存活,随访两年无一例死亡,病人活动量增加,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效果满意。

  据了解,昨天成功接受手术的小文聪姓李,男,3岁2个月,来自菏泽贫困家庭,经检查诊断为功能性单心室、单心房,肺动脉狭窄。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3%,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5.5%。50%死于出生后6个月,90%死于10岁以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