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坚强挺立的脊梁 奋勇向前的先锋

  在抗震救灾中,他们是坚强挺立的脊梁;在灾后重建中,他们是勇挑重担的勇士;在城乡统筹中,他们是奋勇向前的先锋。这就是我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无论是在推进城乡统筹的实践中,还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他们都以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书写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基层党员干部处在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直接担负着团结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其带头表率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市的基层党组织具有凝聚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涌现出了一大批“平常能看得出来、紧急时刻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干部。

  抗震救灾

  他们是坚强挺立的脊梁

  大家不会忘记两年前那个灾难的5月。

  对于向峨乡的干部而言,那不是一次关于生与死的抉择,因为,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死。但是,那却是他们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一边是废墟里嗷嗷呼救的孩子,一边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乡党委书记罗鸿亮、乡长付岷涛和在场的所有干部一起作出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的决定:去学校,先救娃娃!

  高山峡谷中的龙池镇,在抗震救灾指挥的帐篷上,一面五星红旗始终高高飘扬。“红旗在,我们在,请大家放心!”拖着伤腿,拄着拐杖的镇党委书记王晋和整个党政班子,成为了全镇2000余名百姓的主心骨。他们屹立不倒,带领全镇走过了死亡与灾难的考验。

  ……一幕一幕,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在这场斗争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的最前列,带领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奋战,取得了抗震救灾重大胜利,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时代壮歌,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能够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一大批“平常能看得出来、紧急时刻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干部。在生死关头,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哪里有危险、哪里最需要,就奋不顾身地冲向哪里;很多党员干部不顾家庭受灾、亲人被埋,忍着痛苦、顶着压力,始终以坚强的意志投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有的党员干部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身上的血迹和伤痛,立即投入了抢救群众的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危难之际身先士卒,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使人民群众有了主心骨,有了安全感,看到了希望,稳定了人心,为凝聚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战,抗击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就是在灾难中坚强挺立的不屈脊梁。

  灾后重建

  他们是勇挑重担的勇士

  对于崇州市三郎镇党委书记杨德明来说,这两年来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因为重建的使命而刻骨铭心。他昼夜奔波于镇上每个重建点,带领着全镇的干部群众用坚定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打造出了全新富裕的三郎镇。

  风格别致的小洋房拔地而起、现代农业项目相继而来……一切都显示震后的三郎镇充满着勃勃生机,山间田园的风景依旧那么迷人,不同的是,重建后的三郎镇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一天比一天鼓起来。两年的重建,让几乎变成了废墟的古镇街子焕然一新,不仅旧貌换新颜,村民还走上了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致富道路。

  两年,一个不算长的时间。如今,当我们重回灾区,各个受灾镇已经焕发新生,在这片新气象的背后,活跃着一位位当地的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地方建设的带头人,更是在重建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他们的热血奉献,忘我工作,切实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建政策,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开拓创新,带领灾区群众走上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重建之路,也为今后长远、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变化,离不开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干部,离不开一个个灾后重建带头人。

  我们常常听到的是他们声音嘶哑的质朴语言;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执行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奋不顾身;我们常常听到的是当地百姓群众对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和感激;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他们潸然泪下对家人的愧疚……

  正是有了这些基层带头人,切实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建精神领会到位、落实到点,两年后的灾区已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并充满着勃勃的生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灾区的群众坐在自家新房子门前,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

  城乡统筹

  他们是奋勇向前的先锋

  蒲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芝良,25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党的检察事业。在2005年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俗称血癌)的情况下,仍然自强不息、忘我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始终如一保持“笑容挂在脸上、事情记在心头、利益为着百姓”的金堂县栖贤乡尖山村党支部书记吴世松,用自己的埋头苦干,为组织和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对上讲党性、对下讲良心、才能问心无愧”,以此为座右铭的双流县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泽林,4年来带领班子成员和华阳百姓践行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促进华阳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

  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好干部,在各级党组织中数不胜数。

  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他们身居基层,面对的工作看似细小、简单却很繁杂,在千头万绪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一把执政为民的标尺。

  他们是连接党和人民的桥梁,是社会稳定的润滑剂。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化解矛盾为基点,筑牢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群众基础;他们是号手,让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切实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他们夯实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他们成为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担纲民生大戏,搭建平台,带民致富,筑牢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党员干部就是奋勇向前的先锋,不仅想干事,敢干事,而且善于干事,能干成事。他们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以坚韧的毅力带领群众闯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渡过了一个个难关,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英雄气概。

  七年多来的城乡统筹实践,我市广大党员干部也进一步认识到,市委推进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也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最现实的优势、最宝贵的基础、最根本的举措,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市委总体战略,按照实践形成的思路、办法和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才能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我们坚信,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定能和全市群众一道齐心协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经济繁荣、事业昌盛、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开创成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成都日报记者 张婷婷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