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行业报告测不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3日08:11  新闻晨报

  2010上半年盘点·板块

  □晨报记者 苗夏丽

  纵观股市上半年各行业表现,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申银万国的23个行业指数“全军覆没”,无一上涨。其中黑色金属、采掘、化工以及房地产甚至跌幅在30%以上,成为表现最差的四个行业;而医药、电子元器件、餐饮旅游尽管也总体呈现下跌态势,但跌幅相对较小,在15%以内,医药生物以4.96%的跌幅成为上半年表现最好行业。

  六大行业跑输大盘

  1-6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6.82%,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指数。如果与行业比较,上证指数的表现恐怕不是最差的,黑色金属整体下跌38.8%,跑输大盘10多个百分点,采掘、化工以及房地产也都下跌35%左右,成为A股市场领跌的“急先锋”;同时交运设备以及有色金属也分别下跌27.62%和28.12%,差于大盘的表现。

  就各个月的表现来看,今年1月份上述6个行业就是表现最差,累计跌幅都在10%以上;2月是“满堂红”,所有行业一起翻红;3月行业涨跌出现一定分化,房地产以4.7%的累计涨幅居亚军,黑色金属则以1.63%的累计跌幅居最后一位;4月是房地产悲剧,一个月跌去19.2%,并带领家用电器、建筑建材等相关行业暴跌;5月受南方暴雨影响,交通运输成为当月下跌的“领头羊”,采掘和黑色金属紧随其后;6月则连此前坚挺的医药股也撑不住了,跌势最凶,采掘、有色金属则仍然最疲软,累计下跌13%-14%。

  医药生物:上半年最牛行业

  从上半年整个行情来看,医药生物行业无疑是最牛的,在上证指数大跌近27%的情况下,医药生物仅下跌4.96%,成为各行业的“典范”。而医药生物的大发展,业内认为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引起的。“国外医疗保健行业是非常赚钱的,市场规模也相当大。”一市场人士表示,中国市场的潜力,赋予该行业很大的想象空间,在整个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资金都流到医药行业避险去了。

  而就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来看,总市值超过200亿元的前十大医药股,除了海普瑞和恒瑞医药下跌外,上半年悉数翻红,市值超过300亿元的云南白药和上海医药分别上涨6.8%和17%,东阿阿胶和华兰生物的累计涨幅超过30%。爱尔眼科、鱼跃医疗以及信立泰上半年表现最出色,累计涨幅超过60%。

  机构时常看走眼

  机构的研究报告每年不断发布,有各种策略报告、行业预测报告等,其中公司盈利趋势、行业冷暖、宏观环境等种种因素也考虑进去,作出对行业以及个股的判断,但是如果这些报告全部有效的话,那市场也就不好玩了。据记者统计,相对于年初的预计,上半年的市场走势和行业表现对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感叹号。

  钢铁行业:合理估值究竟在哪里?2009年8月黑色金属一个月下跌三成多,打破了整个市场对该行业的美好期望,而到去年12月机构纷纷发布2010年策略报告时,对钢铁股的估值合理还心存侥幸,以国信证券为例,其判断2010年经济复苏明朗,产需可达到基本平衡,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有望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变产生差异化特征等,在上述种种因素分析下,国信认为,行业估值在合理区域,维持“推荐”评级,重点推荐了酒钢宏兴、鞍钢股份、八一钢铁、新兴铸管、恒星科技、柳钢股份等多只钢铁股。今年1月份国信证券在其钢铁月报中继续“推荐”,认为此时钢价调整引起股价调整正提供良好的买入时机,1月份钢铁股平均下跌15.7%。2月份国信证券对行业判断虽然发生改变,但认为钢铁板块连续下跌,基本具估值优势,维持“推荐”,重推大冶特钢和恒星科技,结果当月大冶特钢下跌0.4%,恒星科技上涨1.68%,都输于钢铁指数2.6%的平均涨幅。3月和4月考虑估值偏低,国信继续“推荐”,然而钢铁股继续下跌;直到5月和6月国信证券才真正改变判断,“谨慎推荐”,这对于年初就投资钢铁股的投资者而言,为时晚矣!

  有色金属:金价涨,黄金股未必涨。2010年券商机构的有色金属策略报告中,对黄金价格的看好基本达成一致,其他工业金属则是观望。中信证券去年12月初发布报告认为,金价中长期趋势乐观,维持黄金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重点关注山东黄金、紫金矿业和中金黄金;基本金属方面,建议关注云南铜业、江西铜业、中金岭南、厦门钨业、吉恩镍业,这些推荐在之后的几个月基本没有很大变化。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没那么令人满意,尽管国际黄金价格上半年涨幅13%,但国内的黄金股却没有一个争气的,最被看好的山东黄金上半年下跌9.23%,虽跑赢大盘,但仍让投资者失望;中金黄金累计下跌11.4%,紫金矿业的跌幅甚至超过36%。中信推荐的基本金属中,厦门钨业表现最好,仅跌3.14%;而江西铜业等铜业股的累计跌幅都超过40%。广晟有色、包钢稀土等少数有色股成为上半年的“黑马”。

  从上面两个行业的机构报告追踪中,投资者已不难发现,在资本市场中,券商等专业机构的观点也只能“仅做参考”,因为相对很多普通投资者而言,机构在投资结论上判断失误经常发生,尤其在个股选择方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