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十年内将大建地下城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图为:洪山广场地下空间图

  本报记者苏永华

  每周六下午,到武展地下运动场打羽毛球——这个习惯,张磊已经保持了两年多。打完球,逛逛地下商场,吃点东西,不知不觉,时间就溜走了。

  如果再过两年,地铁2号线一期建成后,他从武展地下出发,北到汉口常青花园,南至武昌光谷广场,都能轻松“坐到”。地铁所过之处,地下商城一路开挖。未来的地下去处,也将更多。

  城建趋势

  地下空间四处开花

  张磊常去的武展地下购物广场,是武汉第一个大型地下购物广场,2001年9月开业。他说,除了营业面积稍小之外,这个地下卖场,跟其它商场没什么差别。

  明年,这样的去处将越来越多。13万平方米的汉正街第一大道,将中山大道(利济南路—友谊南路)、利济南路、多福路、友谊南路四条繁华街道“搬到”了地下。昨天装修已接近尾声,月底将试营业。

  记者在武昌首义广场看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最深达三层的地下商城——首义广场欢乐城也正火热施工。它定位为运动休闲及配套商业、大型超市、商业街、文化区及1000个停车位,相当于把一个徐东销品茂“埋”到地下。

  汉口西北湖下,也将兴建一座大型地下商城,总面积40万平方米,地下两层,一层作停车场,一层用于商业,10月份将正式动工。

  在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将打造一个27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面积相当于9个中山公园,将以立体停车、商业开发为主,配以轨道交通、休闲娱乐等设施,明年将正式开建。

  这些地下空间,都有另一个身份——人防工程,战时为人员隐蔽部和物资储备库,平时用作疏散干道、地下停车场及商业利用。

  规划蓝图

  10年内“掏空”武汉核心区

  “武汉地下空间开发,才刚刚起步,大规模建设还在后头”。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胡忆东说,把城市发展需要的公共设施尽量放到地下去,腾出空间来缓解交通、提升环境,是一个大方向。

  胡忆东介绍,按武汉主城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到2020年,武汉主城区684平方公里内,将建成20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约相当于60个中山公园的面积,总共需投资350亿元。

  今后几年,武汉地下空间规划布局将形成“一轴三线多片”——轨道2号线作为地下空间主导轴,34条地下道路形成3条发展次轴线,王家墩、航空路、江汉路、永清街、汉口火车站、积玉桥、徐东大街、岳家嘴、杨春湖、首义、水果湖、街道口、武昌火车站、鲁巷、王家湾、钟家村、四新、国博18片地下商业娱乐综合空间。主要控制在三环线内,控制在地下30米以内。

  近期地下空间发展的重点区域,总占地面积约25.4平方公里,地下空间总需求量约430万平方米,包括王家墩、航空路、积玉桥、杨春湖、水果湖、国博6个片区。

  胡忆东说,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建设分4种类型——商务、文体、交通、节点。内环线内,以发展地下步行商业街和文体设施为主,市民乘车、购物、娱乐、健身等一系列需求,都可在地下解决,市民生活空间将大大拓展。

  商业前景

  地铁开掘串起地下商城

  此前,武汉局部开发过汉口火车站地下商城、鲁广地下购物中心、广埠屯赛博时尚购物广场等地下空间。但相比附近同类卖场,人气明显要差一些,有些还陷入亏损。

  前天下午,记者走进新武展购物广场,邻近中山公园的过道人流如织,越往深处走,顾客越少,人气比不过周边的世贸、武广、SOGO。位于广埠屯的珞珈时尚购物广场,地下时装卖场在坚持3年之后,不得不在去年底转向。更多卖场,多将地下空间第一层用作餐饮、超市,经营好坏取决于整个商场的人气。

  人和商业控股武汉项目负责人李兴超说,从各大城市的经验来看,地铁通车后,地铁站点附近的地下商城会成为繁华的商业点,特别是地铁换乘站,将成为商家新的争夺点。随着地铁掘进,沿线地下商战也将白热化。

  新武展购物广场总经理张竖珍也表示,地铁修好后,中山公园是最大的中转站,许多乘客都可能在此购物休闲,人流要比现在翻几番,令人期待。

  记者了解到,按“傍地铁”思路,轨道2号线一期、轨道4号线一期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将以轨道站点为中心向周边地块延伸。

  外地经验

  有效缓解“城市综合征”

  “地下城市”呼之欲出。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上,一些业内人士看得更远。

  今年“两会”上,武汉市人大代表喻惠平建议,汉口中心城区人居、商务、交通、环境等压力日渐显现,可系统规划地下空间开发,连通武汉广场、西北湖、王家墩三大商圈。

  喻惠平建议,将三大商圈的地下空间连接,建成长5公里、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9000个停车位集购物、休闲、娱乐、健身、商务于一体的地下综合体,并和地铁、公交等有效对接。

  武汉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表示,上述建议虽还需进一步论证,但大规模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综合征”——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公共空间不足等。

  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已先走一步,地铁延伸到哪里,地下商城就跟到哪里。目前,上海已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形成超过10座以上“地下城”,地下客流已高达每日800万人次。按规划,今后北京每年将增加约300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到2020年,北京将建成90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人均5平方米。

  隐忧凸显

  诸多疑问亟待立法规范

  武汉地下空间开发如火如荼,但由于相关法律缺失,难免让人忐忑不安。

  例如,在首义广场欢乐城、地一大道建设中,因施工带来的不便,让周边居民啧有烦言。周边有的建筑还出现过裂纹、裂缝,也引发人们的担忧。目前,上海、深圳等地已出台地下空间建筑安全规范,武汉却还没有相关规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下空间设施,都属于“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不属于房产登记范围,绝大多数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拿不到产权证——这也为今后转让埋下了隐患。

  采访中,一些开发商、经营户也呼吁,要想吸引民间投资,关键在于,使投资者通过合法途径转让、出租地下设施,获取正当收益。

  目前,天津、深圳等地已出台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门法规。据了解,武汉市正在拟定地下空间相关法规,将界定地下空间的权属、投资方式、建筑质量监管等,解决这一难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