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环保可通过建筑本身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8:11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晔 简工博 谈燕

  “低碳,可以通过建筑本身来实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昨天在 “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主题论坛上表示,传统建筑其实处处体现着“低碳智慧”。

  “建筑本身就能实现低碳的目标,一些现代科技在建筑中的运用没有必要。”何镜堂以中国馆为例:“东方之冠”斗拱形象,不仅象征天下粮仓,展示着泱泱大国威武之态,实际上还兼顾着冬暖夏凉的环保功能——这个斗拱层叠架空,冬天时,每天有6个半小时太阳可以照进去,而到了夏天,却一点阳光也进不去,可以减少空调等电器的能耗,增加参观者的舒适度。

  事实上,通过建筑本身的“特长”来营造舒适的居住效果,能一定程度减少能耗。作为广东人,何镜堂用岭南当地的建筑风格为例:“广东地区潮湿、酷热,因此岭南的大部分传统建筑都对遮阳、隔热和通风有所要求,譬如冷巷就是为通风考虑,院子都很小,主要是为遮阳。”在何镜堂看来,这些建筑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了岭南当地的气候特征,“因地、因气候制宜,利用建筑空间布局,大多可解决功能和环保问题,中国古代建筑,处处体现出低碳智慧。”

  不过,“低碳建筑”可不是四海皆一,而是要“因地制宜”:“建筑最重要的不是外形而是理念,须结合当地地形、环境形成独特的外形。”例如,广东潮湿闷热,而北京需防风沙,环境不同,功能不一,“低碳建筑”自然不能“照搬照抄”。

  (本报南京7月3日专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