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绿色发展”获国际赞誉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4日08:11  解放日报

  本报南京7月3日专电(记者 简工博 李晔 谈燕)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世界各国不少城市开始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看作恢复经济的新动力,并称之为“绿色复苏”、“绿色发展”。在今天举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 “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上,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探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赞誉。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6.2亿,占全国人口的47%,城市化加速发展使能源消费迅速增长,我国在短短十几年内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对此,中国城市如何应对?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作主旨发言时透露,当前我国从南至北,从沿海到内陆,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新能源城市、低碳城市的规划和方案,试图解决城市化发展中的能源瓶颈。譬如正在建设低碳城市的上海,在本届世博会上将低碳理念作了最好的展示:上海南市电厂改建为城市未来馆,世博中心、世博轴采用江水源和地源热泵技术降温,数千辆新能源汽车为世博园区提供交通服务等。去年11月,上海洋山港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成投运,开始为上海市民提供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并配套建设上海临港燃气电厂,总装机容量160万千瓦。

  张国宝说,上海之外,其他城市对低碳也有强烈诉求,如拥有丰富太阳能的新疆吐鲁番已被批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不久前在日本福井召开的APEC第九届能源部长会议上,通过了中日共同倡议的低碳示范城镇项目,确定中国天津于家堡金融区作为首例低碳示范城镇。此外,国家能源局已经建议国内各大城市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纯燃煤电站,北京正在大力推进燃煤电站改造和搬迁,位于北京市区的4座燃煤电厂即将被拆除,重庆等城市也已开始推广火电厂“煤改气”工程。

  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不能仅按传统GDP方式来衡量。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指出,以印度为例,森林资源对于GDP的贡献,一般仅有3%到4%。但对印度居住在农村的4亿多人来说,森林等资源贡献的人均GDP占了50%—70%。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绿色经济理念在上海的实践引起了国际关注。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表示,伦敦花100多年建设的地铁,上海只花了几年就完成,“给其他城市提供了很好的模式”:“这是一种方式的转变,绿色经济得到了长足进步。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很多国家忽视了这一点,在欧洲、北美要鼓励居民去买车,投入了很多的经济刺激成本。在上海,我们看到政府帮助居民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清洁能源。首先是在白色家电领域,电视、电饭煲等旧的白色电器被能效更高的产品所替换,政府为此提供补贴。在工业化的西方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汽车保有方面收过税。而要在上海开一辆车,必须考虑这个税的承担,让人们有驱动因素购买更省能源的汽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